郭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
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4位。截至2015年,当代郭姓的人口达到1490余万,是中国第17大姓,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5%。郭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15.6%),河北(8.8%),山东(7.8%),湖北(7%)四省,共占全国郭姓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6.9%),广东(5.5%),山西(4.7%),辽宁(4.4%),安徽(4.2%),吉林(4.1%)。六省的郭姓又集中了30%。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占河南总人口的2.1%。中国形成了华北、中原与东北三大郭姓聚集区。
姓氏源流
1、源于姬姓。西周时期,武王封其叔虢仲于陕西宝鸡,称西虢国(虢通“郭”)。周平王东迁时,西虢迁于河南,改称南虢,春秋时灭于晋。留在原西虢者史称小虢,春秋时为秦所灭。周武王封其叔虢叔于东虢,在今河南荥阳北。周平王东迁后,把东虢之地给予东迁有功的郑国,东虢后裔虢序北迁山西平陆,史称北虢,后灭于晋。赵简子开拓晋阳前后(即公元前497年前后),虢序后裔辗转徙居晋阳及以北地区(今山西太原至忻州、原平一带)。西虢、东虢、南虢等三国和北虢郭公(虢序,郭序)之后均有郭姓,但郭公之后的郭姓是中华郭氏最大和最主要的支派。
2、源于任姓。黄帝子部落禺虢为任姓,任氏族也是黄帝时代12个重要氏族之一,地处东夷族。禺虢生禺京,其后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国,公元前670年被齐灭掉。中山郭氏即出自古郭国。
3、源于地名,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郭,外城,古代在城墙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居于外城的遂以为郭氏,也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后代多改姓单姓郭氏。这类郭姓主要发生在先秦时期的北方地区,也无法弄清其族源和姓属。
4、源自少数民族
①回族,回族郭姓的祖先是西域波斯人伊本·库斯·德广贡·纳姆,汉名叫做郭广德。“库斯”与“郭氏”谐音,这就是回族人汉字姓的由来。泉州和惠安回族以及迁居在各地的郭姓回族,多为郭广德的后裔。
②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郭尔罗斯氏、郭尔罗特氏、郭齐里氏,其汉化姓氏均为郭氏。
③源于满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郭珲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贵益昆部落,汉义“钩子”,居黑龙江流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郭氏。其他还有满族郭佳氏、郭勒本氏、托勒佳氏、郭齐里氏等。
得姓始祖
虢序,又作郭序,虢序是虢叔的裔孙。虢序做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东周初年被周平王封于夏阳。公元前658年晋灭北虢(序之封国),赵简子开拓晋阳前后(即公元前497年前后),虢序后裔辗转徙居晋阳及以北地区(今山西太原至忻州、原平一带)。郭序后裔,尤以晋阳一地郭氏家族最出名,秦汉以来发展成为太原著姓。虢序号称“郭公”,是“虢声转为郭”最关键的代表人物。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郭姓主要活动于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地区。秦汉时,郭姓已向南北扩散,北抵内蒙古、西至甘肃、东触江苏、西南入四川。三国两晋时,郭姓已经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唐朝初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58姓经江西入福建,以及唐末固始人王审知入闽,郭姓随以河南人群为主体的二次南下移民进入了福建。唐朝中叶,大臣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被封为汾阳王,中兴之功带来了姓族的兴旺,达到鼎盛时期,至今南方和海外的郭姓多数敬奉郭子仪为始祖。北宋时中原人群再次南逃大移民,郭姓足迹几乎达到南方各地。明末清初,郭姓播迁到了台湾。
郡望堂号
郡望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晋阳。 汉初郭亭,战国末赵国晋阳人,秦末以连敖从起单父,属汉王,以战功封阿陵侯。亭玄孙孟儒,西汉左冯翊。又有西汉晋阳人郭越,汉哀帝时期贤士。东汉郭遵,太原晋阳人,官至兖州刺史、光禄大夫。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太原阳曲,生緼,雁门郡太守。緼生淮、配、镇、亮。郭淮,魏雍州刺史、大将军、阳曲侯。淮生统,荆州刺史、阳曲侯。统生正,雍州刺史,汾阳子。配,魏城阳太守,其婿有河东裴秀、平阳贾充。镇,魏谒者仆射、昌平侯。镇生奕,晋尚书、雍州刺史、平陵县男。郭绥,晋凉州刺史、侍中。郭彰,晋尚书,贾后从舅,郭配之侄。郭琦,晋武帝时贤士。郭颐,西晋新兴郡太守。郭容,西晋上党郡太守。郭宣之,东晋梁州司马。郭敬,太原邬人,后赵襄阳监军。郭殷,仕后赵累官至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郭敖,仕后赵,官至尚书左仆射。东晋郭澄之,官封南康相、南封侯。郭铨,字仲衡,东晋鹰扬将军。郭昶之,晋末江州刺史。魏大将军淮弟亮,亮四代孙庆,仕于前秦苻坚时期,以前秦游击将军屡立战功,升任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封襄城侯。庆侄逸,北魏徐州刺史,赠光禄大夫。逸子洪之。洪之生郭祚,后魏尚书左仆射、侍中、并州大中正、东光文贞公。祚生思恭、景尚、庆礼。思恭,并州主簿。景尚,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庆礼,著作佐郎。庆礼生延伯、元贞。延伯,魏骠骑大将军、将作大匠。元贞,北齐扬州刺史。祚曾孙士谦、士伦;士谦玄孙由为唐驸马。士伦,唐仓部员外、深州刺史。士伦曾孙珍,桂州都督。郭璟,魏大将军淮八代孙。璟生肇,北魏洛州安西府长史。郭恃,北魏青州刺史。恃生崇,亦大将军淮八代孙,西魏尚书右仆射、侍中、临淄公。崇生衍,隋左武卫大将军、洪州刺史。衍生嗣本,唐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灵州都督、怀仁县公。嗣本生肃宗、敬宗。释慧命,郭琦后裔,南梁名僧。郭定兴,北魏河涧太守。定兴弟安兴,魏强弩将军。郭苌,北魏东兖州别驾。苌生显,魏关西十州台使。郭昶,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昶生澄,唐初朔方道行军大总管。澄生琰,朝散大夫。琰生义,唐郑州刺史。义生虚己,唐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剑南节度使。郭谦光,太原晋阳人,唐书法家。郭卓然,并州太原人,唐书法家。郭庭晦,太原晋阳人,后唐文人,作《广陵妖乱志》。郭谨,后汉检校太尉、侍中、彰德军节度使。郭守文,并州太原人,宋宣徽北院使、侍中、追封谯王。郭师禹,太尉、永宁郡王。郭文振,并州太原人,抗蒙金将。
冯翊郡:三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开基始祖为郭孟儒。 郭孟儒,汉郭亭玄孙。郭虔,字君贤,池阳人,顺帝朝司空。郭典,汉末巨鹿郡太守。郭凯,汉末弈者。郭辩,前秦西戎主簿。郭将,前秦将军。郭质,前秦冯翊太守、平东将军。郭谦,西凉将佐。郭抱,后凉吕光佐将。郭抚,后秦司隶校尉。郭高,后秦教授。郭均,隋兵部尚书。曹魏雍州刺史郭淮之孙郭正,因官冯翊,亦居。太原郭氏裔孙郭彦,冯翊人,北周兵部尚书、陇右总管府长史。郭彦孙福始,唐绥州刺史。唐光禄少卿郭仁助,冯翊人,生茂玮,玮生崇礼、崇默、崇嗣。崇礼济州刺史,生震、观、豫。震左司员外郎,观拾遗。豫生图,图生降。降鸿胪卿,生同知、同节。崇默,襄州刺史,生恒。崇嗣生损,库部员外郎。
颍川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颖川郭氏在东汉初年已是名门望族。西汉郭忠,以战功封成安侯,代居颍川。东汉郭躬,颍川阳翟人,法家。躬裔孙郭镇,汉尚书令。躬裔孙郭禧,汉太尉。禧子郭鸿,汉司隶校尉、城安乡侯。郭嘉、郭图皆汉末名士。又,唐郭孝恪,颍川阳翟人,以平定安西,加封阳翟郡公、安西都护、西州刺史。孝恪生待封,左卫将军、宋州刺史。又有北齐黄门侍郎郭育,颍川人,子处范,诸城丞。处范子待举,唐武后执政时官至平章事。生泰方,泰初。泰方生润、纳。润,起居舍人;纳,为给事中,陈留采访使。生贲、谟、霸。
京兆郡:三国时置郡,京兆即为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一带。开基祖为西魏右仆射、侍中郭崇,太原晋阳人,曹魏大将军郭淮八代孙。崇生衍,隋左卫大将军,洪州刺史。衍生斌、嗣本、俭。斌为隋武强公,生依宗。宗生袭庆、袭业。业生味丘,申州刺史。丘生液,驸马都尉。液生由峋。袭庆台州刺史,生味先、味贤。味先生景华。味贤生雄、儒华。雄吏部郎中,儒华校书郎。嗣本,司农卿,生绍宗、齐宗。绍宗徐州刺史,齐宗司农郎中、怀州刺史。曾孙求,商州刺史。俭生敬宗、肃宗。敬宗,濮州刺史,曾孙南金,硖州刺史。肃宗孙涣,荣州刺史。生佐殷、曙,殷剑州刺史,曙殿中御史。肃宗少子袭微,左拾遗。
又有唐朝工部郎中郭虚巳,太原人,工部尚书、剑南节度使兼御史大夫。虚己生恕、弼、彦、枢。恕少府少监,彦锦州刺史,枢京兆兵曹、右骁卫将军。又,齐州历城人北庭都护郭虔瓘,其先亦太原阳曲人。虚己、虔瓘,皆居京兆。
中山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省定州),此郭氏为古郭国后裔。中山郭氏为古郭国后裔。夏有郭哀,大禹御。商有郭崇。战国年间,郭隗仕燕,有名当时。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刘秀皇后郭圣通,以及曹魏文帝文德皇后郭女王,其族人皆显赫于当时,皆中山郭氏分支。唐中书侍郎、平章事、颖川男郭正一,定州(中山郡)鼓城人,生忠,通事舍人。
河内郡:汉初置郡,治所在怀县,西晋将军郭默之族。
广平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广平。 中山郭氏分支。
敦煌郡:汉武帝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郭瑀,十六国前秦、前凉时敦煌人。唐陇右节度大使、左武卫大将军郭知运,祖籍太原晋阳,封太原郡开国公。生英杰、英乂、英协等。英乂,剑南节度使,唐广德元年封定襄郡王。此支郭氏原为西平郭氏分支,而西平郭氏又为太原郭氏分支。
昌乐郡:唐朝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缊,缊生淮、配、镇。镇,昌平侯。裔孙居魏州昌乐。唐张说《郭元振行状》记载:“公名震,字元振,本太原阳曲人。”此支开基祖为唐齐州刺史郭庆善(太原郭氏之后,东汉大司农郭全,世居太原晋阳(阳曲)。《新唐书宰相表》以元振先代介休人,误,以碑记为准)。庆善生元振,兵部尚书、同平章事、代国公。生晟,鸿胪卿、左骁卫将军。生箴,膳部员外郎。
西平郡:汉献帝时置郡,治所在西都县,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开基始祖为西汉阿陵侯郭亭玄孙郭友。郭友于汉昭帝时自太原徙居陇西。其后,汉朝将陇西郡西都诸县划出分置西平郡,郭友后裔在当时又为西平郡名门望族。曹魏明元郭皇后,西平郡人。参见唐张说《郭知运碑》。
华阴郡:唐玄宗时置郡,治所在郑县(今华县)。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隋大将军、蒲城郡公郭荣,太原人,后居华州,生福善,唐兵部侍郎。郭荣生敬君(善)、弘道生广敬。广敬,左威卫大将军,礼部尚书。广敬生依仁,沁州刺史。郭子仪云其祖先:“荣父叔进之后”。进曾孙通(进子履球,进孙昶),美原尉。通生敬之,天宝中渭、吉、绥、寿四州刺史。生子秀、子仪、子英等11子。华阴郡汾阳堂郭氏:此支郭氏为华阴郭氏分支,开基始祖为郭子仪。以太原为故郡望,以华阴为新郡望,以汾阳为堂号。《元和姓纂》多误,特此改正。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华阴堂:以望立堂
汾阳堂:以封立堂,郭子仪封汾阳郡王,宋以来其后裔始著汾阳堂。
冯翊堂:以望立堂
尊贤堂:战国时,燕昭王广招贤才,他筑黄金台,尊郭隗为师。此举使乐毅、邹衍、剧辛等一大批人才前来归附燕国,燕国开始强大起来。
姓氏名人
姓名 | 朝代 | 生卒年 | 籍贯 | 备注 |
郭隗 | 战国 | 前351年-前297年 | 燕国 | 燕昭王客卿、谋士 |
郭泰 | 东汉 | 128年-169年 | 太原介休 | 东汉教育家 |
郭嘉 | 东汉 | 170年-207年 | 颍川阳翟 | 曹操著名的谋士 |
郭淮 | 三国魏 | ?-255年 | 太原阳曲 | 曹魏车骑将军 |
郭象 | 西晋 | 252年-312年 | 洛阳 | 西晋玄学家 |
郭璞 | 晋朝 | 276年-324年 | 河东闻喜 | 文学家、训诂学家 |
郭子仪 | 唐朝 | 697年-781年 | 华州郑县 | 政治家、军事家 |
郭威 | 后周 | 904年-954年 | 邢州尧山 | 后周开国皇帝 |
郭忠恕 | 北宋 | ?-977年 | 洛阳 | 画家、文字学家 |
郭沔 | 南宋 | 1190年-1260年 | 浙江永嘉 | 音乐家、琴家 |
郭守敬 | 元朝 | 1231年-1316年 | 顺德邢台 | 天文学家、数学家 |
郭子兴 | 元朝 | 1302年-1355年 | 濠州定远 | 红巾军领袖 |
郭朴 | 明朝 | 1511年-1593年 | 河南安阳 | 吏部尚书 |
郭嵩焘 | 清朝 | 1818年—1891年 | 湖南湘阴 | 中国首位驻外使节 |
郭化若 | 中国 | 1904年—1995年 | 福建福州 | 军事学家 |
郭松龄 | 中华民国 | 1883年-1925年 | 辽宁沈阳 | 奉军著名将领 |
郭汝瑰 | 中国 | 1907年—1997年 | 四川铜梁 | 中共红色间谍 |
郭永怀 | 中国 | 1909年—1968年 | 山东荣成 | “两弹一星”元勋 |
郭鹤年 | 马来西亚 | 1923年— | 福建福州 | 企业家、亚洲糖王 |
郭涛 | 中国 | 1926年-2011年 | 河北魏县 | 解放军中将 |
郭沫若 | 中国 | 1892年—1978年 | 四川乐山 | 文学家、历史学家 |
郭德纲 | 中国 | 1973年— | 天津 | 相声演员、主持人 |
郭可盈 | 中国 | 1970年— | 广东中山 | 影视演员 |
郭晶晶 | 中国 | 1981年— | 河北保定 | 跳水运动员 |
友情提示:如发现以上内容错误或不全,欢迎关注族有谱公众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弘扬姓氏文化,延续家族传承!——族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