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姓部分有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两个源头,均出自一个“贾”的地方,在今山西 襄汾县 西南是贾氏宗族的发祥地。贾姓有一支从远祖玄嚣递传而来。
贾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7位,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样资料,贾姓是在中国姓氏排行第45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2%。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是唐叔虞的后代。
① 出自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少子公明(即贾伯公明)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及《新唐书》的记载,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诵的弟弟唐叔虞,因“桐叶封弟”的缘故,在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后被封于故唐地,包括以前夏王朝建都的地区(今山西夏县),并赏给怀姓九宗。自此,唐叔虞成了后世唐、何、杨、温、韩等许多姓氏的始祖。到周夷王姬燮继位后,改称唐侯为晋侯,是为后世的晋国历代君主。关于唐叔虞,历史典籍里记载着神话般的传说和有趣的故事。 同时,《史记》里还记载了著名的“剪桐封弟”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吕氏春秋·重言》、《说苑·君道》里也有记载。
在周公分封唐叔虞于唐地后不久的周康王元年(公元前1020年),周成王之子姬钊继位就是周康王。周康王再封唐叔虞的少子姬公明于贾地(今山西襄汾),名义上是唐国的一个附庸国,伯爵,史称贾伯。在史籍《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袭表》、《辞源》里,都对贾氏的来源作了一致的记述。在史籍《新唐书·宰相世袭表》记载姬姓贾氏的始祖叫贾公明,号为贾伯,是唐叔虞的少子姬公明。 以周康王继位时(公元前1020)算起,到被晋武公所灭,贾公明及其子孙统治了贾国共计三百四十二年。有资料介绍,晋武公灭贾国后,“将贾氏子孙遣散各地”,其姓氏皆称贾氏,世代相传至今,正确读音作jiǎ(ㄐㄧㄚˇ)。
② 出自春秋时著名人物狐偃之子狐射姑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字为氏。
在史籍《新唐书·宰相世袭表》记载:“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为晋太师,食邑于贾”。因此,狐射姑又称贾季。狐偃,公元前715年~前629年,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卿,字子犯,公子姬重耳(晋文公)的舅父,亦称舅犯(咎犯)。
其父为著名的狐突,字伯行,为大戎狐氏人(今山西交城却波村),是唐叔虞的后代沦落于狄族的枝属。狐突事晋国为大夫,狐偃即随其父至晋都曲沃(今山西闻喜)。公子姬重耳少年时期便受教于狐偃,赵衰等。狐射姑,也是晋文公手下的五个最有能耐的大夫之一,史称狐射姑为晋国“股肱”。在晋国历史上,晋文公尊重狐偃就象尊重父亲,尊重赵衰就象尊重老师,而尊重狐射姑就象尊重兄长。在史籍《国语·晋语》中谈论狐射姑:“博闻多识而且恭敬谨慎。”狐射姑不仅文化修养很高,学识渊博,而且谦恭厚德,性仁心慈,言行谨慎。狐射姑后因得食贾邑,故而在历史上又称为贾季。
晋襄公逝世后,朝堂上在立晋襄公的哪一个弟弟为君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争斗。贾季为避祸而逃亡翟国(狄国),其子孙便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称贾氏,世代相传至今,正确读音作jiǎ(ㄐㄧㄚˇ)。
源流二
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贾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有关远古贾国的情况,历史上仅有如此记载:殷商时代,如今的山西省贾乡一带有贾国。按殷商末期周族成为华夏大地上四大诸侯之一,且能够以周地为出征点一举攻击殷商来看,那个子姓古贾国在周武王姬发灭商的一系列战争举措实施前已经荡然无存了,或已经臣服于周武王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殷商后,子姓古贾国不复存在,其国贵族与子民或以国名为姓氏称贾氏,当极具可能,且读音只能是读作gǔ(ㄍㄨˇ)。
源流三
源于官位,出自商、周时期官吏贾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贾正,亦称贾师,在周王朝中称作贾师,在鲁国称作贾正,职责是与胥师共同掌管政令实施以及处罚,兼担监督和管理都城中的贸易活动,调节物价,稳定市场。隶属于地官府司所辖。在贾正、贾师、市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称贾氏,世代相传至今,正确读音作gǔ(ㄍㄨˇ),今读作jiǎ(ㄐㄧㄚˇ)亦可。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等北方、西方少数民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1)蒙古族杭席古德氏,源出厄鲁特蒙古的一个分支,明朝时期即冠汉姓为贾氏。
(2)蒙古族贾拉喇氏,亦称查拉里氏、扎拉哩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扎剌儿部,以部为氏,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乌拉(今吉林永吉)、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拼音为JalariHala,多冠汉姓为贾氏、张氏、詹氏、年氏、白等。 蒙古族贾氏读音皆作jiǎ(ㄐㄧㄚˇ)。 在十六国至北朝出现的贾姓人物多来自凉州地区。后秦苻生时有“尚书仆射贾玄石”,北魏道武 王 时有尚书左丞武威姑臧人贾彞,孝文帝太和中有坐事受腐刑的酒泉籍阉官贾粲等 。“堡”,山西省、陕西省多此地名,比如陕西长安到山西太原通道上,有灵石贾胡堡,建于北朝年间。贾胡堡是一座堡子,其名称来历有二,一说因该堡所聚胡人行商多而获名。二说是当地胡姓的人创建的堡。贾胡堡因为居民富庶,为南北东西胡商货物集散之地,其石墙较他堡为宽大厚固。南北朝时,北魏起于山西,鲜卑拓跋氏纵横无敌,先后吞灭后燕、夏、北燕、北凉诸国,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鲜卑族姓改为汉字姓政策。
源流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1)满族嘉佳氏,满语拼音为Giyagiya Hala,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贾氏。
(2)满族嘉穆呼氏,满语拼音为Giyamhu Hala,以地为姓,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所冠汉姓为有贾氏、佟氏等。
(3)满族嘉布塔喇氏,亦称嘉普塔喇氏、嘉塔喇氏,满语拼音为Giyabutala Hala,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尼雅满山(今辽宁新宾),所冠汉姓即为有贾氏。
(4)满族贾佳氏,满语拼音为Gia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嘉木湖(今辽宁新宾)、嘉哈(今辽宁新宾夹河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贾氏。北宋时候女真族已有贾佳氏,有的贾佳氏因为汉文化影响,改汉字姓为贾氏
满族贾氏读音拼音皆作jiǎ(ㄐㄧㄚˇ)。
源流六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锡伯族贾思胡里氏,亦称扎思瑚哩氏,世居卦勒察和伦(今乌苏里江、兴凯湖一带乌苏里斯克)、吉林乌喇(今吉林 永吉)、伯都讷(今吉林松源)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拼音为Jas’huuri Hala。
锡伯族、满族贾思胡里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贾氏、臧氏、扎氏、张氏、托氏等,贾氏读音作jiǎ(ㄐㄧㄚˇ)。
源流七
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氏。
今彝族、苗族、土家族等南方少数民族中,均有贾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文化上流改为汉姓贾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贾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十九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五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8%左右。
先秦时期,贾姓活跃于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地区。两汉时期,由于中原战争频繁,贾氏西奔陕西、甘肃,北移河北。两晋南北朝时在华北地区已经遍布了贾姓,其中一支渡过长江进入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唐宋时期,贾姓移民四川和福建。
宋朝时期,贾姓大约有39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1%,排在第四十位。贾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贾姓总人口的4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四川、河南,这三省贾姓大约占贾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山东、浙江、陕西、山西,这四省的贾姓又集中了24%。冀豫鲁、四川是两个贾姓人口聚集地区。
明朝时期,贾姓大约有2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7%,排在第88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贾姓人口增长为负值。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力在北方的人群,因贾姓是北方姓氏,自然受到了惨重的损失。山西为贾姓第一大省,约占贾姓总人口的3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山东、河北三省,这三省贾姓大约占贾姓总人口的69%,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陕西,这三省的贾姓又集中了29%。宋元明600余年,贾姓的分布总格局发生了变化,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部和东部迁移。全国形成了华北地区贾姓人口聚集区。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贾姓人口由25万激增到370万,增长了14倍多,贾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贾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当前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大约占贾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山东、甘肃、黑龙江、四川、陕西,这五省的贾姓又集中了25%。河北居住了贾姓总人口的18%,为贾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北部豫冀晋、南部四川两块高比率贾姓区域。在600年期间,贾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人群流动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强劲回迁,向西部加速流动。贾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冀豫晋、京津、内蒙古中部、山东大部、江苏西北角、安徽北部、湖北北部、陕西大部、甘肃中西部和南部、宁夏北部、辽宁西部、黑龙江北部,贾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57%以上,有的达到2%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3.2%,居住了大约62%的贾姓人群。在青海湖以东、长江以北的其他地区,以及新疆西北部,贾姓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在0.19%一0.57%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3%,居住了大约31%的贾姓人群。
【郡望堂号】
郡望
武威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省民勤东北)。元鼎后相当今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东汉移治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皆建都于此。
洛阳郡:治所相当于今河南洛阳。
长乐郡:北魏置郡,治所在今河北冀县。
临汾郡:隋朝置郡,治所相当于今山西临汾。
堂号
武威堂(以望立堂)、洛阳堂(以望立堂)、长乐堂(以望立堂)、至言堂(汉朝贾山,给朝廷奏本谈治乱之道,借秦的灭亡做比喻,著书名为《至言》)、孝友堂、维则堂、韫玉堂等。
【姓氏名人】
慧远(334—416)本姓贾,净土宗初祖。创建“阿弥陀佛”四字真经等,他的哲学思想和佛教活动,在中国哲学史和佛教史上影响深远。
贾充 ,字公闾,平阳郡襄陵(今山西襄汾 东北)人,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前期重臣,参加修订《晋律》。
贾南风(256-300),贾充女儿,历史上影响很大的皇后之一。
贾玉铭(1880-1964)中国基督教福音派著名神学家、神学教育家、解经家。
贾让,西汉著名水利家。
贾逵(30-101)东汉著名经学家、天文学家。
贾思勰(472-499)北魏著名农学家,在中国农学史以至世界农学史上都居有重要地位。
贾耽(730-805)著名政治家、地理学家,贾耽继承并发展了科学制图的方法,对后世制图影响深远。
贾宪,北宋著名数学家,主要成就是“贾宪三角”、“增乘开方法”。
贾鲁(1297-1353)著名水利家。
贾步纬(1827-1908)清代天算家。为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思想能在中国传播,用尽了毕生心力。
贾成章(1894—1970)林学家,林木耐阴性研究的开拓者,中国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
贾清汉(1898-1971)著名兽医学家、教育家,兽医内科临床诊断学奠基人之一。
贾祖璋(1901-1988)著名科普作家、编辑家,中国科学小品的开拓者之一。
贾福海(1914—2004)中科院院士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家。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创始人之一。
贾司光,著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家首批特别津贴获得者,中国高空生理专业创始人之一。
贾兰坡(1908-2001)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
贾承造,中科院院士。奠定了塔里木盆地构造地质学与油气勘探理论的基础,总结和发展了前陆冲断带煤成烃超高压大气田形成的地质理论和叠合复合盆地石油地质理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
贾山,汉文帝时政论家。
贾弼之,为南渡的平阳大族。中国家谱学(亦称谱牒学或谱学)重要奠基人。
贾渊(439—501)南北朝时期谱学大家。
贾余庆,男。 贾为南宋的右丞相,他以南宋右丞相充祈请使使蒙古。后来蒙古军把文天祥囚禁在沙漠中,后文天祥杀害。他和吕师孟都是通敌卖国的,所以说“构恶”、“献谄”。——宋·文天祥名篇:《指南录》:“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贾公彦,中国唐代经学家、语言学家、《三礼》学专家。
贾至(718—772)唐朝才子、官员。
贾岛(779-843)唐代著名诗人。
贾昌朝(997—1065)宋朝宰相、文学家。著有《群经音辨》(中国古代第一本多音多义字手册)。
贾仲明(1343-1422)元末明初杂剧作家。
贾凫西(1590-1594)明末鼓词作家。
贾云华(1314—1368)元代才女。
贾恩绂(1865 一1948 )近代著名的方志学家。
贾题韬(1909—1995)著名学者。
贾植芳(1916-2008)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七月派”重要作家,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之一。
贾世骏(1930—2011)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贾廷聚,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有豫剧“须生泰斗”的美称。
贾又福,现当代著名画家。
贾平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贾鹏芳,著名二胡演奏家。
贾文忠,著名文物修复专家。
贾云龙,国家级会员摄影师。
贾樟柯,著名电影导演。
贾复(9—55)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贾彪,太学生首领、名士、学者。
贾诩(147—224)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军事家、谋士,被人称“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
贾玄硕,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左长史、军师将军、中书令。
贾思伯(468-525)北魏大臣。
贾敦颐、贾敦实,兄弟,唐贞观期间著名清官。
贾益谦(1147-1226)金朝大臣。
贾黄中(945—1001)北宋初名臣。
贾黯(1022—1065)宋仁宗丙戌科状元,以直言敢谏闻名。
贾似道(1213-1275)南宋宰相、权臣。 官修《宋史》:“似道既专恣日甚,畏人议己,务以权术驾驭,不爱官爵,牢笼一时名士,又加太学餐钱,宽科场恩例,以小利啖之。由是言路断绝,威福肆行。”
贾文备,与丞相伯颜伐宋,赠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追封武威郡公,谥庄武。
贾居贞(1218—1280)贾居贞去世后追封光禄大夫、平章政事,为定国公,谥号文正。
贾咏(1464-1547)明世宗时大臣。
贾三近(1534―1592)据今人考证,《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疑是贾三近。
贾仁元,为晋商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
贾国维(1671—1743)曾为《康熙字典》纂修官。
贾桢(1798-1874)清朝大臣。
贾凝禧(1860—1912)著名海军教育家。
贾景德(1880-1960)阎锡山永远的秘书长。
贾德耀(1880-1940)曾任民国总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
贾陶(1909-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为中国军队炮兵的创建和发展,贡献了全部力量。
贾亦斌(1912-2012 )著名抗日将领。
贾拓夫(1912-1967)长征的领路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工作和早期民族工作方面的领导人之一。
贾若瑜(1915-)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代表作有《方面军防御战役想定》、《中国军事史辞典》。
贾士毅(1887—1965)著名的民国财政史研究大家,曾任民国财政部常务次长。
贾春旺,前中国人民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贾庆林,曾担任福建省委书记、北京市委书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主席。
贾廷安,曾长期担任江泽民同志的秘书,2011年胡锦涛同志授予其晋上将衔。
贾宇,现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长期致力于推动死刑制度的变革。
贾秀全,中国男子足球员及教练。
贾占波,中国射击运动员,最好成绩:2004年奥运会步枪3x40金牌。
贾静雯,台湾知名女演员与节目主持人。
贾一平,内地影视和话剧院演员。
贾玲,内地知名相声演员。
贾乃亮,内地知名男演员。
贾青,内地知名女演员。
贾芳芳,女,第28届世界蹦床锦标赛女子单跳冠军,这是中国队首次获得此冠。
贾文龙,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友情提示:如发现以上内容错误或不全,欢迎关注族有谱公众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弘扬姓氏文化,延续家族传承!——族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