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中国典型的南方姓氏。源流较多,或出自嬴姓、出自姬姓,或以国为氏、以地为氏、以邑为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28位。2013年,根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综合分析,发布的中国“百家姓”排行榜,梁姓人口排名22位。
梁姓名人有梁红玉、梁启超、梁实秋、梁思成和梁漱溟等。
【姓氏源流】
源于嬴姓
源于嬴姓,出自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裔的封地夏阳梁山,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料记载,嬴姓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非子的人,善于养马。于是周孝王便让他负责养马,结果养马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周孝王就封秦邑给他,被称为秦嬴。非子的曾孙秦仲,是周宣王大夫,奉命征讨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杀。后秦仲的五个儿子率兵继续攻打西戎,终于打败西戎,收复了失地。秦仲的小儿子被封在梁,建立了梁国,称梁康伯。梁康伯十分喜欢建造华丽的宫殿,时常大兴土木,人民不堪其苦,纷纷外逃。后来秦穆公灭了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部分逃到了晋国,国名为姓 。该支由少昊氏-伯翳-非子-秦仲-梁伯,一脉相承,在春秋时期形成梁氏。 到了梁鳣的第45代后裔后唐天平节度官梁惟忠,举族定居于山东东平,这支梁氏家族在宋朝时期成为科甲鼎盛的望族。
源于姬姓
①出自东周时期周平王之子唐的封地南梁 ,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路史》等记载,东周初期,周平王姬宜臼有个儿子姬唐被封在南梁,治汝(今河南汝州),后被楚国所吞并,其子孙以国为氏姓梁,安定梁氏出此,是为河南梁氏。 姓氏是君王依据自然天象,而对王公子弟赋予的特殊称号,以此来表彰他们的功德。姬姓原本是黄帝的姓氏 ,只有黄帝的嫡传之子有资格继承这个姓氏。所以,黄帝正妻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昌意,就成为姬姓的合法继承人。玄嚣,又名青阳,居于江水一带。昌意则居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高阳氏就是颛顼,他生于若水,居于帝近(今河南濮阳),担任过北正之官,主要负责管理民事。高阳氏之后在商朝末年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将姬姓子孙分封到神州各地。
周平王的儿子姬唐封于南梁(今甘肃陇西),其后代就以梁为姓。所以,宋朝学者邵思在《姓解》中、以及陈彭年、丘雍等人奉旨编撰的《广韵·路国记》中都认为梁氏直接由姬姓演变而来,是黄帝的正宗传人河东之梁氏所繁衍的又一支梁氏。
②出自战国时期魏国文侯少子毕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记载,“魏”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都位于今山西省芮城县。晋献公姬诡诸攻灭魏国之后,把它改成毕万的封地。毕万的后代魏斯与韩、赵三家分晋,列为诸侯,定都于安邑(今山西运城),国号“魏”。战国初期,为躲避秦国的威胁,魏惠成王魏罃(魏婴)于周显王姬扁八年(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从此“魏国”亦被史家称为战国之“梁国”,魏惠成王又被称为梁惠王。大梁,即今河南省开封市。魏国到了魏文侯少子魏毕统治的时候,在秦王赢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
③出自周宣王牧正的役人梁鸯,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记载,春秋时期晋国有梁益耳、梁弘、梁由靡,因晋国有解梁城、高梁、曲梁等地,故以邑名为姓氏,是为山西梁氏。 河东梁氏也是由地名得姓。 由于河东梁氏族人能征善战,后来被朝廷迁往甘肃和宁夏一带,形成著名的安定乌氏梁氏。
源于少数民族
①源于回族,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回族梁氏,为宋神宗赵项执政时期的赐姓。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曾有一名骨伤外科医学者由古波斯(今伊朗)来华,并被朝廷聘为了护驾金疮科御医。宋神宗还特别赐给他汉名为梁柱,于是后人都称他为“梁接骨”。梁柱从古波斯带来的医药学知识,曾被载入典籍《宋修本草》。到了元朝时期,回族梁氏后裔曾在广惠司及回回药物院任职。明朝时期,回族梁氏接骨术已传至第九代,遂选梁季六和梁秀六迁居南京开业。梁氏回族在今江苏、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均有分布。
②源于鲜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史籍《魏书》中说,北魏时的鲜卑人中有一支拔列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图形推行改汉姓时被称为梁。由此可知,当今梁氏人中还有一些是当年鲜卑族拔列氏的后裔。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的长城内外,活跃着不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无疑要算匈奴、鲜卑、羯、氐、羌。由于匈奴族在两汉时期,多次与刘姓皇族通婚,他们的后代便放弃胡姓,改为汉族刘姓。像十六国时期的刘渊、刘聪、刘曜等人,他们就是改姓汉姓的匈奴人。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大力推行汉化改革,一大批鲜卑贵族开始说汉话、穿汉服、姓汉姓。身份较高的鲜卑人分别被赐为元氏、长孙氏、穆氏、陆氏、贺氏、刘氏、楼氏、嵇氏、尉氏等十大贵姓。而当时地处代北的鲜卑拔列兰氏,则在汉化过程中被改为汉字单姓梁氏 。
③源于匈奴族,出自十六国时期后秦将领梁国儿,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秦国有一位著名的将领梁国儿,出自匈奴族孤独部,原名待考,史籍称其为“西胡人”。在梁国儿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先祖得赐之姓为姓氏,世代称梁氏至今,是为陇西天水梁氏。
④源于羌族,南北朝时期的梁勒 ,在史籍《北史》上记载为“梁懃” 。仇池位于甘肃成县西北的洛谷镇,是羌族梁姓的重要居住地。由历史记载可知,他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始于梁勒的孙子梁弥忽,先后保持了九代人。
⑤源于氐族,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宕昌羌,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氐族是西夷民族的别种,汉籍中号曰“白马”,三代之际就建立了原始的国家制度。秦、汉以来,白马氐族世代居住在岐陇一带,与汉族梁氏的发源地交融,故而白马氐族人中取汉姓梁氏的人为数不少。居住在甘肃天水一带的氐族人梁谠、梁熙兄弟,虽然是少数民族,却在民族融合中接受了汉人的先进文化,并成为博学多才、妙笔生花的天下名士。时人谚语说:“关东堂堂,二申两房,未若二梁,琼文绮章。” 前秦国宣昭帝苻坚即位之后,梁谠出任安远将军、幽州刺史,镇蓟城。没有多久,他又进位侍中。梁谠的弟弟梁熙,也以文藻清丽建重于时。这些羌族梁氏名人的后裔子孙,大多称梁氏,后逐渐融入汉族。
⑥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河南省汝阳县的陶台堡,生活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梁氏氏族,他们就是由蒙古族皇亲国戚的后裔演进的蒙古族梁氏大家族。这个家族的先祖为孛尔只斤·也先帖木儿,是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的第五个儿子,汉名史彦昌。孛尔只斤氏·也先帖木儿的儿子孛尔只斤氏·和克齐在元朝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世袭父亲的封号,出任云南王,后来又改封为营王,其女儿奉旨嫁给了蒙古高丽国沈王(王暠)。
⑦源于朝鲜族,属于本土氏族改姓,起源于古耽罗(朝鲜半岛南部海域之济州岛的古称)开国始祖良乙那,后改姓梁;韩国梁氏主要分为南原、济州两派,共十一本贯。
源于职业
梁姓出自两州时期围梁以鱼的渔民,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 在典籍这里的“梁”,就是指架在河流上的桥,所以其注云:“成梁所以便民,不使涉也。”有了小桥,人们就不需要赤脚趟水,当然给百姓带来很大便利。“梁”字除了有桥梁的含义之外,在古代还有河堤、围堰的意思。地处黄河古道上的开封城,历史上就称为“大梁”,之所以如此称呼,并不是因为这里有大的桥梁,而是因为那里有许多大的矮坝堰,利用它可以捕鱼,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在典籍《诗经》中说:“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这里的“梁”,就是“鱼梁”,即在河边筑起矮堰,站在矮堰边,可以用竹子编织的笱,捕捞泥鳅、黄鳝之类的小鱼。
因此,在古代的近河、湖、泽、湾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中,有许多人皆以“梁”为姓氏,世代称梁氏,其族人数要远远超过嬴姓、姬姓梁氏族人之数倍而无计。
【得姓始祖】
伯益(约公元前21世纪),一作伯翳、柏益,又称大费,大业的儿子,嬴姓。他是梁氏、徐氏、黄氏、江氏、赵氏、马氏、葛氏、裴氏与秦朝王室之祖。由于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予黑色的旗旒,并赐为嬴姓,又将其女儿赐伯益为妻。后伯益裔孙秦仲的小儿子康封于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南),建立梁国, 史称梁康伯,梁伯公以后的君主就称梁伯。公元前641年,秦穆公派兵攻灭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部分逃到了晋国,他们以原来的国名为氏。后历代尊伯益为鼻祖,梁伯公为始祖。梁益耳是梁康伯的玄孙,居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是为河东梁氏开基祖。
此外奉为始祖的还有梁桥(安定郡梁氏始祖) 、嬴康、梁鸯、姬唐、魏毕、梁国儿、梁勒(梁懃)、梁平老、梁柱、梁彪、史彦昌(孛尔只斤·也先帖木儿)、良乙那。
【迁徙分布】
春秋初分别起源于陕西和河南的梁姓,很快散布到山西、河北、山东、江苏等地。东晋时梁姓始渡长江进入江南地区,晋朝末,梁姓已经移民福建、广东,唐宋时梁姓的主力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和陕西地区。经历东晋、隋唐的北方地区的战乱,梁姓受到了重大的损失,梁姓人群随中原人群一起背井离乡,向南方和东南方迁移。到了明清时期,梁姓在粤桂湘赣四省繁衍很快,在南方稳定地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清初梁姓始入台湾。
【郡望堂号】
郡望
安定郡:西汉元鼎三年设置,相当于今天的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东汉移至临泾(今甘肃省镇原东南),东晋又移治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北一带)。这支梁氏,其开基始祖是春秋时晋国大夫梁益耳。
扶风郡:汉武帝时的太初元年,设置右扶风,是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名置郡,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麟游、乾县以西,秦岭以北一带地区。这支梁氏,出自汉时安定梁氏的分支。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设置,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通渭、静宁、泰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这支梁氏,出自氏族梁氏。
河南郡:汉高帝改秦三川郡而设置,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贾鲁和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市。这支梁氏,多出自于匈奴族梁氏。
下邳郡:东汉永平十年时(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朝宋时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相当于如今江苏省雎宁县西北一带地区)。
西河郡:汉代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相当于如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
堂号
仪国堂:宋时右丞相梁克家,风度修整,原则性强,虽近亲、权、幸(权是大官,幸是宠官),也按原则办事,好人赖以保全,被封为仪国公。
安定堂:梁姓得姓于夏阳梁国(今陕西韩城),其中重要一脉迁徙到甘肃泾川后,逐渐形成梁姓历史上最大的郡望,即“安定乌氏梁氏”,堂号“安定堂”。
梅镜堂:台湾省的梁姓,不论是河洛,还是客家,绝大多数都属于“梅镜堂”,是宋朝名相梁克家的后裔。
此外,梁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保善堂”、“怡庆堂”、“集贤堂”、“凤阁堂“、”养志堂“等。
【姓氏名人】
历史名人
梁鸿:东汉诗人,成语举案齐眉故事原型。
梁鹄:东汉书法家。
梁 冀:东汉权臣,字伯卓安定(今甘肃泾川)人,外戚出身,世家大族,先祖时曾协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其父亲为梁商,有一妹,是汉顺帝的皇后。永和元年(136年)成为河南尹。因质帝当面称梁冀为“跋扈的将军”,次年即被他所毒杀,另立十五岁的桓帝。此后他更加专擅朝政,结党营私,且大封梁氏一门为侯为官。
梁肃:安定(今甘肃省泾川)人,唐代文学家,官至右补阙、太子侍读、翰林学士等职。
梁颢:郓州须成(今山东省东平)人,北宋官至右司谏。
梁灏:北宋状元。子梁固亦为状元。史称宋朝“父子状元”。
梁固:北宋状元。
梁楷:东平(今属山东省)人,南宋画家,擅画人物、山水、道释和花鸟。
梁兴:平阳(今山西临汾南)人,南宋抗金义军首领。
梁储:字叔厚,又字藏用,号厚斋,晚号郁洲,景泰四年(1453年)生于顺德石垦堡(1950年后划入南海县平洲区)。梁储自幼聪明过人,曾到大学者陈白沙门下求学。21岁中举,25岁上京应考得中会元,殿试被点为传卢(居状元、榜眼、探花之后)。从政四十年,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一度出任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为官正派,敢于直谏。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皇帝朱厚燳,受人怂恿,自封为“威武大将军”。命梁储起草《策封威武大将军敕》梁储认为自悖乱之举,拒不从命,在梁储冒死泣谏下,草敕的事不了了之。嘉靖六年(1527 年)梁储病逝,享年七十四岁。朝廷追赠为太师,谥“文康”。
梁令瓒:蜀(今四川省)人,唐代画家、文学家。
梁丘贺:琅邪诸(今山东省诸城)人,西汉今文易学“梁丘学”的开创者。
梁师都:夏州朔方(今陕西省靖边北白城子)人,隋朝任鹰扬郎将,隋末发动农民起义,在朔方称帝,国号梁。
梁红玉:楚州(今江苏省淮安)人,南宋名将韩世忠之妻,我国古代杰出的女军事家,在抗金斗争中,多次立功,被封为安夫人、扬国夫人。
梁辰鱼:昆山(今属江苏省)人,明代戏曲家,创作了以昆腔演唱的《浣纱记》,对昆腔的发展和传播有很大影响。
梁佩兰:南海(今属广东省)人,清代文学家。
梁诗正: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东阁大学士,官至礼部、刑部、户部、吏部侍郎,兵部、工部尚书。
梁章钜:福建省长乐人,清代文学家。
梁同书: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书法家,笔力苍劲,与同代的翁方纲、刘墉、王文治齐名。
梁国治: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清代书法家,任职军机大臣。
梁化凤:陕西长安人,清代任职江南提督。
近现代名人
思想、文化界
梁启超:广东省新会人,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与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倡导维新变法。其学识渊博,所著被辑为《饮冰室合集》。
梁漱溟: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
梁实秋:浙江杭州人,现代文学家,著有《雅舍小品》、《雅舍杂文》、《雅舍谈吃》等作品。
梁文道:香港作家
梁芷珊:香港作家
梁小斌:现代诗人
政界
梁士诒:广东省三水人,曾任职袁世凯总统府秘书,兼交通银行总理,后出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
梁定邦 (医生):前香港市政局主席,推动香港公厕的改革。
梁定邦 (大律师):香港执业资深大律师,现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顾问。
梁国雄:香港立法会议员,绰号长毛。
梁耀忠:新界西立法会、区议会议员。
梁爱诗:香港特区政府前律政司司长
梁锦松: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财政司司长
梁兆新:港岛区议员
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非官守成员
梁恒昌:第四届大法官,专精于刑法,并有著作刑法各论,刑法总论等书藉。
科学技术界
梁思成:广东新会人,生于日本东京,梁启超之子,现代建筑学家。
梁思永:广东新会人,现代考古学家,梁启超次子。
梁漱溟:祖籍广西桂林,出生于北京。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国学大师。
梁恩佐:美国华人物理学家
梁方仲:广东省人,历史学家。
梁小民:经济学家
梁启智:香港大学地理学系及岭南大学文化研究学系兼任讲师
军事界
梁光烈:(1940 年12月-),四川三台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现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梁秉治:(1925-1999),山东省乐陵县人。原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部长。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梁从学:(1903-1973),安徽省六安市人。原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梁必业:(1916-2002),江西省吉安市人。原总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解放军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梁兴初:(1913-1985),江西省吉安市人。原成都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梁军:(1918-1977),浙江省杭州市人。原空军司令部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梁天喜:(1914-1992),四川省阆中县人。原昆明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梁中玉:(1918-1980),山西省岚县人。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梁仁芥:(1912-1991),江西省吉安市人。原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 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梁玉振:(1903-1984),江西省宁都县人。原总参谋部警备部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梁达三:(1912-1985),江西省瑞金县人。原华北军区空军干部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梁金华:(1913-1962),湖南省湘阴县人。原浙江省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
梁辑卿:(1912-1977),原名梁世端,山东省莱阳市人。1970年任安徽省军区政治委员,后兼任安徽省委书记。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商界
梁帼馨(狄娜):中国企业家
梁智鸿:香港名医,有“金刀梁”之称。
梁志坚:新界东区议员,新世界发展及其集团成员董事。
梁文韬:香港食家、元朗大荣华酒楼董事总经理。
音乐、演艺界
梁弘志: 已故台湾著名音乐人。
梁靖琪:香港女演员、前香港组合女生宿舍成员之一
梁伟文:香港首席填词人,笔名林夕。
梁家辉:香港电影演员
梁晓珺:中视《超级星光大道》(第五届)季军
梁朝伟:香港资深电影演员
梁醒波:已故粤剧艺员
梁舜燕:香港电视史上首位女演员
梁琤:香港女演员
梁志达:香港无线电视配音演员
梁伟德:香港无线电视配音演员
梁少霞:香港无线电视配音演员、天气报告员。
梁乐华:香港艺人
梁嘉琪:香港无线电视女艺员
梁家仁:无线资深演员
梁政珏:香港无线电视女艺员
梁咏琪:香港歌手艺人
梁荣忠:香港男艺员
梁皓彤:香港艺人,周永彪绯闻女友。
梁静茹:马来西亚华侨,台湾女歌手。
梁雁翎:中国歌手
梁汉文:香港歌手、艺人。
梁佩诗:华裔英国演员
梁洛施:香港歌手、电影《伊莎贝拉》女主角。
梁修身:台湾电视剧演员
梁小冰:1990年TVB香港小姐季军
梁振森:加拿大多伦多OMNI 电视台财经新闻主播
梁思浩:香港电台第二台节目主持人
梁继璋:前香港电台第二台节目主持人
梁志健:香港商业电台DJ,他的艺名为森美。
梁文音:台湾歌手
梁美京:韩国女演员、电视剧《大长今》中饰演韩白英韩尚宫一角。
体育界
梁文博:现役职业斯诺克台球选手
梁能仁:香港80年代著名足球员
其他
梁家杰:香港资深大律师
梁智仁:香港著名骨科医生,现任香港公开大学校长。
梁挺:推广咏春拳著名人士
梁文仕:香港著名钢琴教育家
友情提示:如发现以上内容错误或不全,欢迎关注族有谱公众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弘扬姓氏文化,延续家族传承!——族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