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时间:2017-10-21 16:46:37

娄,中国姓氏之一,读音【lou】,现分布较为广泛。娄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9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25位;且其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的行列。

娄姓主要源流分别为:一,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传至第五王为少康。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代贤王的后裔,把少康的后裔东楼公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遂为杞国。春秋时,杞国在周围大国的压力下被迫东迁,后来定居于淳于(今山东省安丘市东北)。杞君有一支子孙封在娄邑(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南),遂以地名为姓。二,出自少数民族改姓。三、一种说法是以国名为氏。


【姓氏源流】

源流一

远祖始于商,是古代帝王颛大禹之后。据传说,黄帝历五世而生禹。大禹,姓姒,号文命,生于公元前2277年,由于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修己)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舜帝便赐予禹姒姓。后来禹因治水有功,后受舜禅让而称帝。大禹逝世于公元前2213年,终年六十四岁。大禹之子姒启打破了传统的禅让制度,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体系夏王朝。传至大禹第十四世孙姒癸(姒履癸),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因此成汤起而反之,率领其他诸侯国灭了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商汤赐姒癸为“桀”,关在巢邑(今安徽巢湖)反省,因而史称其为“夏桀”。在夏王朝覆灭时,夏桀之子姒仲和、姒仲礼兄弟俩避祸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以牧牛为生,因此改姓为娄氏。“娄”字古义为“系牛”,就是牧牛。

源流二

源于姒姓,出自大禹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周武王姬发灭商纣后,就开始寻找大禹的后裔。直到周成王姬诵开始追封先贤古帝后裔时,终于发现大禹的第三十六世孙娄云衢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便把他召来,特赐“木”为“楼”,封为东楼公,封他到杞邑(今河南杞县)延续古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到了战国时期的周贞定王姬介二十四年(楚惠王熊章四十四年,杞简公姒春四年,公元前445年),楚惠王一举灭杞国,杞简公在位仅四年,就成了杞国的末代君主。

杞简公有一支子孙先前被封在娄邑(今山东诸城),灭国后遂改以地名为姓氏,亦称娄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姒姓,出自远古大禹帝臣子犁娄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夏禹臣有犁娄氏,见岳价经。”犁娄氏,是传说中大禹属下的一个臣子,他发明了耕地的犁,大大提高了农耕的效率,大禹因此大功赐他名为犁娄氏。据说犁娄氏是一个急性子,因此给大禹添了不少乱子,但也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立了不少功勋。

在犁娄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娄氏。

源流四

一说出自邾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风俗通义》记载,春秋时期有个邾娄国(今山东邹县)。邾娄国,就是邾国,又名朱国、邹国、驺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曹氏。据历史文献《滕县金石志》记载:"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城东北八十里凤凰岭涧沟中,出伯俞父诸器……其中鬲、盘、匜等铜器铭文中,皆有邾字。"在《公羊传.隐公元年》中有"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何休注:"邾人语声后曰娄故曰邾娄。"《礼记.檀弓上》:"邾娄复之以矢盖自战于升陉始也。"陆德明《释文》:"邾人呼邾声曰娄故曰邾娄。《公羊传》与此记同《左氏》﹑《谷梁》但作邾。"亦以喻微贱的家族。因此可见邾娄的称呼是后人对邾国的一种称呼,邾国后人可能有因此改称娄姓的,但其可信度也就降低。

源流五

源自春秋时期齐国隐士赣娄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宋朝学者邵思在《姓解》中记载:“赣娄,<汉书·艺文志>:齐有隐士赣娄子,著书五篇。”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也记载:“周有赣娄子。”

在赣娄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名“赣娄”为复姓者,称赣娄氏,后有人省文简化为单姓娄氏、赣氏。

源流六

源自彭祖的弟子离娄,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彭祖,姓卅名铿,一称彭铿,传说他以长寿之道见称。彭祖原来是先秦时期传说中的仙人,后被道教奉为仙真。相传他于农历6月6日出生,其父亲陆终,母亲女嬇,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孙子,也是黄帝的第八代裔孙。离娄,就是彭祖所收的少数弟子之一,他后来可以察视百步之外,能明察秋毫,史称其离娄公。孟子在后来专门论道:“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特别指出君主为政要“明察秋毫”。

在离娄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离娄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娄氏、离氏。

源流七

古代少数民族姓氏,东汉时,白马羌豪有楼氏;

源流八

源于鲜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

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拓拔部中有匹娄氏(疋娄氏)、伊娄氏、盖娄氏、乙那娄氏(壹那娄、一那娄)等诸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的汉化改革过程中,一并改为单字汉姓“娄”,亦称娄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九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裕瑚噜氏,以地为氏,满语为Yuhuru Hala,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安楚拉库(今吉林安图西南,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带)、裕瑚鲁(今黑龙江右岸俄罗斯耶拉布加)、长白山区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娄氏、玉氏、裕氏、于氏、余氏等。


【得姓始祖】

杞简公、犁娄、赣娄子、离娄。


【迁徙分布】

宋代时期,娄姓大约7万人,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其次分布于江苏,河南等地。明朝时期,娄姓人口急剧减少,大约有三万两千人,在全国分布仍主要集中于浙江。

娄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二十九位,人口约四十三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7%左右。

今吉林省白山市、敦化市、河口市、集安市,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绥芬河市,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焦作市温县西南冷村、博爱县、开封市通许县、许昌市长葛县、许昌市禹州市、鄢陵县、原阳县、信阳市明港区、濮阳市、漯河市临颖县、商丘市睢县、平顶山市叶县、漯河市、永城市,贵州省的遵义市、绥阳县、仁怀县、桐梓县、安顺市、余庆县、兴仁县,陕西省的安康市岚皋县,河北省的沧州市、唐山市玉田县,浙江省的瑞安市、杭州市萧山区、金华市、龙泉县、台州市、东阳市、绍兴市,山东省的济南市平阴县、栖霞市、泰安市新泰县、五莲县、日照市、滕州市、莱州市、诸城市、安丘市、临沂县、邹城县、章丘市、荣城市、聊城市东阿县,江苏省的南京市、徐州市、邳州市、如皋县、苏州市、泰州市、铜山县、连云港市东海县、兴化县,重庆市的万盛区,江西省的九江市、抚州市临川县、赣州市会昌县,湖北省的荆州市、孝感市,安徽省的合肥市、天长县、明光市、泗县、宿州市、滁州市、巢湖市,云南省的昆明市石林区、保山市龙陵县,湖南省的浏阳市、娄底市、沅陵市、张家界市、常德市桃源县,广东省深圳市,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均有娄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东阳郡: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乌伤(今义乌)、永康、吴宁(今东阳)、丰安(今浦江)、太末(今龙游)、新安(今柯城、衢县)、定阳(今常山)、平昌(今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新安)县分置衢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时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为金华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堂号

东阳堂:以望立堂。

谯郡堂:以望立堂。

自干堂:以望立堂。

有容堂:以望立堂

敬德堂:以望立堂


【姓氏名人】

历史名人

  娄敬:生卒年不详,西汉初齐国卢(今山东省济南长清)人。娄敬作为齐国的戍卒,正被发往陇西(今甘肃一带)戍边,同乡虞将军引荐他见刘邦,力陈都城不宜建洛阳而应在关中。刘邦疑而未决,张良明言以建都关中为便,遂定都长安。赐姓刘,拜为郎中,号奉春君。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出使匈奴,认为不可击匈奴,刘邦非但不听,破口大骂,反将他押在广武(山西省代县西南阳明堡镇)。刘邦先到平城(山西省大同市),主力未至,栾提冒顿倾全国40万大军,乘刘邦巡视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之际,将刘邦团团围住。陈平解白登之围后,高祖复归至广武,特赦刘敬,当面认错,封二千户,为建信侯。娄敬建议与匈奴和亲,并徙六国后裔和强宗豪族十余万人至关中,成为汉初之基本国策。

  娄昭君:(?—562年),北齐武明皇后,北齐文宣帝高洋生母。北齐代郡平城人(今大同)。鲜卑人。赠司徒内干之女,太原王娄昭之姐。娄昭君共生六男二女,三男即位皇帝,三男即位称王,二女皆为东魏皇后。太宁二年(公元562年)病逝。葬义平陵。谥号“神武明皇后”。 

  娄睿:鲜卑望族,北齐外戚,戎马生涯40年(531-570),封南青州东安郡王。《北齐书·娄睿传》称他“在任贪纵”、“聚敛无厌”、“专行非法”、“纵情财色,为时论所鄙”。因为贪婪无度曾被削官免职,但很快又加官晋爵,步步高升。以后又授大将军、大司马而统领全军。又以太傅、太师兼尚书事、尚书令而成为总领帝机的重臣,是一个有影响的历史人物。

  娄圭:南阳人,生卒年不详,年青时于曹操有交情,初平年间在荆州北部聚集了一些部众,依附于刘表,后来投靠了曹操,被任命为大将,参与谋划军国大事,但不掌管士兵。娄圭随曹操平定冀州,南征刘表,击破马超,立有功劳,连曹操都感叹他的计谋。后来,娄圭言语不当,被曹操认为有意诽谤,遭杀害。

  娄子伯:京兆人,隐居终南山,道号“梦梅居士”,三国演义第59回登场。娄子伯于曹操征讨马超之际拜访曹操,曹操以客礼待之。娄子伯教给曹操浇水结冰筑城之法,使得曹军筑起土城,娄子伯不受赏赐,随后告辞。

  娄师德:唐朝大臣。曾任监察御史,应诏从军,功吐蕃,八战八捷。后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管朝政,总管边要达30年之久。为人宽厚,能容人。他的弟弟当了代州刺史,要赴任时,他问:“容宠已极时,你怎样避免别人的嫉妒呢?”他弟弟说:“如果有人吐唾沫在我脸上,我抹掉就算了。”他说:“不要抹掉,要心平气和地让唾沫自己干掉。”
  娄僧:宋代承天寺僧人,中指有七节。时仁宗赵祯刚出世,啼哭不止,知娄僧有奇术,遂召入宫。僧按幼主头顶,曰:“莫叫,莫叫,何以当初莫笑。”哭声乃止。

  娄仲英:元代画家,善山水,《山居图》颇为有名。
  娄妃:明代上饶人娄谅之女,嫁宁王朱宸濠为妃,有贤德。宁王起兵谋反,娄妃屡谏不听。兵败被杀。临终前叹曰:“昔商纣听妇人之言而亡,吾不听 妇人之言而死。後悔晚矣!”清代人蒋士铨写《一片石》,《第二碑》两传奇, 哀悼此妃。

  娄坚:明代诗人。经明行修,工诗善书,时人合唐时升、陈嘉燧、李流芳及娄坚诗刻,谓之曰《嘉定四先生集》。
  娄忱:明代学者,传父学,十载不下楼,从游者甚众,学舍不能容,其弟子有架木为巢而读书者。
  娄云庆,湖南省长沙人。咸丰十年,小池驿之战,功最,擢参将。克宁国,以提督记名,赐黄马褂。捻平,云庆请归养。光绪初,复起授正定镇总兵。十七年,擢湖南提督。三十年,以老乞归,卒于家。

近现代名人

  娄梦侠:原名娄培儒,又名娄子征、娄子珍,1906年生,江苏省邳州市薛集乡娄楼村人。1927年秋随北伐军南下,考入南京警察训练所,同年由宋绮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3月在赣南不幸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同年6月9日,笑赴刑场,慷慨就义,时年29岁。

  娄凝先:(1910—1984) 原名娄海山,山东商河县人。北京大学肄业。曾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

  娄乃鸣: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国家一级著名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84年进入全总话剧团。1994年至200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小品总导演。早期《实话实说》主持人、导演。导演的话剧有:《双人浪漫曲》、《路上雨蒙蒙》、《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行星启动录》等。导演的电视剧有:百集情景喜剧《圈内圈外》、百集情景喜剧《闲人马大姐》等。

  娄师白:1918年6月2日生,湖南浏阳人。原名娄绍怀,曾用名娄少怀,字亦鸣,斋号老安馆。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副会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燕京书画社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北京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 

  娄红祥:天然药物化学专业硕士、博士生导师。1965年3月出生,山东省苍山县人,中共党员,博士,现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娄冰:女,汉族,大学文化,生于1968年11月,1991年7月毕业于贵州农学院植保专业。历任桐梓团县委书记,桐梓县九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绥阳县副县长,中共仁怀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中共仁怀市委副书记,仁怀市代理市长。

  娄艺潇:1988年12月27日出生于大连市,上海戏剧表演学院在读学生。因在《爱情公寓》中因为夸张、爆笑的演技收到观众喜爱。
  娄烨:北京人,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1965年3月出生,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2006年9月1日,导演娄烨因为《颐和园》这部电影,和该片的制片人耐安一起,被广电总局处罚5年内不得拍片。

  娄宇健:1999年从艺校毕业,成为浙江越剧团的青年演员。近年来,娄宇健曾在《美丽的谎言》、《三揭皇榜》、《江山美人》和《少年大钦差》等多部影视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在电视剧《荀慧生》中扮演男一号荀慧生受到好评如潮。




友情提示:如发现以上内容错误或不全,欢迎关注族有谱公众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弘扬姓氏文化,延续家族传承!——族有谱

浏览量: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