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姓是当今中国姓氏2016年排行三百位后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骆姓源出会稽,世绍内黄。依历史推衍,可能为夏禹王之后裔;而夏禹王又是黄帝的三子骆明的孙子,《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鲧又是禹之父,可见骆明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的儿子。南宋罗汉专事记录上古传说的《路史》称:“鲧父之国,京兆宜寿县有骆峪,故周至也。”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今湖北鄂州市、阳新县、大冶市、蕲春县,河南新野县,北京,天津武清,河北辛集,山西太原,山东梁山,鱼台,平邑,江西德安、江西崇仁、江西九江,广东新会,广西田林,云南陇川,四川合江,福建福州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彝族、白族、水族、土家族、布依族、仡佬族等有此姓。汉代有骆俊,陈留相;唐代有骆宾王,诗人;明代有骆文盛;清代有骆秉章,四川总督。
姓氏源流
来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姜太公之后裔公子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谱》、《元和姓纂》等的记载,在周武王姬发病逝之后后,继位的周成王姬诵在镇压了三监之乱以及东夷部族的反抗后,为了更好第控制和同化东夷部族,敕封姜太公于齐地,建齐国,公爵,立都于营丘(今山东淄博),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正确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二
源于嬴姓,出自殷朝纣王时大臣恶来之玄孙大骆,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史记》的记载,殷商王朝纣王时期,有大臣嬴恶来,其玄孙名叫嬴大骆。嬴大骆的长子叫嬴成,建有大骆国。到了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公元前878~前828年,公元前878年继位,公元前841年被国人驱逐),西周王朝内乱频繁,大骆国被西戎民族乘机攻灭。亡国之后,大骆国王族子孙和部分国人以故国名为姓氏,称大骆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嬴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大骆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王孙骆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姬骆,为王孙贵族,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称骆氏至今。
姬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姬骆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四
骆氏出自姒姓,出自先秦时期古越国及两汉越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史记·东越列传》记载:“越国东海王姒摇,驺氏,驺一作骆。”在史籍《史记·南越王佗传》中给予了比较详细的记载:“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骆,越也。索隐曰:姚氏按广州记云:交址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后蜀王予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尉佗攻破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址九眞二郡,即瓯骆也。”在姒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氏称骆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姒摇是越王勾践后裔。
瓯骆国灭亡之后,其国民中多有以先祖名氏为姓氏者、或以郡邑名称为姓氏者,世代称骆氏至今,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他骆拔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代北人复姓佗驼拔氏,亦称他骆拔氏,后改为骆氏。”南北朝时期,代北地区泛指汉朝、晋朝时期和唐朝以后的代州以北广大地区,大致在今天河北省蔚县以西,山西外长城以南,原平、五台山东北一带地区。其间主要为鲜卑拓拔部的活动和控制地区,其中有佗驼拔氏族。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迁都洛阳之后,佗驼拔氏族随之入主中原,在其后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姓为骆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六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大荒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大荒骆,亦称大驾、大荒辂、大荒落,就是为周王朝历朝历代君主驾车的车夫,即御用司机。这在史籍《史记·天官书》中有记载:“大荒骆,岁阴在巳。又作大荒落。与辂同。”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还特别加以说明:“非子为周大骆是也。古驾辂皆同骆字,骆主车驾,故字可互用,犹甸之与椉也。”在大荒骆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只有该支骆氏的正确姓氏读音作jià(ㄐㄧㄚˋ),今读音作luò(ㄌㄨㄛˋ)亦可。
来源七
源于鲜卑族,出自唐朝时期鲜卑吐谷浑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吐谷浑,是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原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个分支。西晋末期,其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今甘肃临夏),后逐渐发展壮大,在最强盛时期曾一度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了初级奴隶制国家,向西曾一度占有古安息国东部边沿地区(今伊朗),虏掠了一些古安息人。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三年(公元936年),燕云地区割属契丹辽国,吐谷浑族人皆臣役于辽国,后世最终融合于汉族、蒙古族、女真族。而留居在青海故地的吐谷浑族人,近代学者中有人认为其即今少数民族土族的先民。
在唐朝时期,吐谷浑部中已经存在有汉姓骆氏族人,其祖先即为吐谷浑部在强盛时期俘虏的古安息人。在唐代宗李豫执政时期(公元762~779年),这部分吐谷浑部族人中有人投靠了著名的大宦官骆奉先(今陕西富平人),随骆奉先之姓,成为冒姓的骆氏族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骆奉先的养子、唐军将领骆元光,唐德宗曾赐其姓名为李元谅,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骆氏、李氏至今,其骆氏的正确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八
源于姬姓,出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之孙周坦,属于避难冒姓为氏。宋朝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公元1017~1073年)有个孙子叫周坦,于“靖康之难”(公元1127年)后扈跸南迁,并成为南宋王朝的第一位状元。周坦有五个儿子,散居各邑,其次子周永泰后来入赘浙江诸暨东郭王氏,成为迁诸暨始祖,改冠郭氏,称郭永泰。郭永泰的曾孙叫郭德荣,为了避权臣韩侂胄之难,奉祖母骆氏隐居于长宁洄溪,并冒其姓以自晦,改称骆德荣。
从骆德荣开始,其后裔子孙皆改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而祠名绍濂者,即含不忘本意。
来源九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金国时期,女真族中有两个部落,分别叫作散答氏族、独鼎氏族,后在元、明时期皆改汉姓为骆氏,大多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十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洪骆氏,亦称洪罗氏、候勒氏、霍罗氏、洪克罗氏,满语为Honglo 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骆氏、何氏、石氏等。
⑵.满族萨克达氏,原称巴雅拉氏,后有改以居地名称为姓氏者,即改为萨克达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悠久、苍老”,世居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梨树)、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浑河畔)、黑龙江流域等地,所冠汉姓为多为骆氏、苍氏、仓氏、麻氏、李氏、祖氏、高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满族骆氏的姓氏读音皆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十一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骆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姜太公、嬴大骆、姬骆、妫摇。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称吕尚、吕望,号太公望。商末周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匡扶文王兴周,辅佐武王灭纣,是周朝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东),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为别他族,子孙以其名为氏,称骆姓。因姜太公功高盖世,智慧超群,于是骆姓子孙便奉姜太公为骆姓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骆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三十二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六十九位,人口约一百四十五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03%左右,多以河南、会稽、内黄、洛阳、辽东、赣州、正安为郡望。
骆氏的一支最早出自夏王朝时期,单有记载者出自春秋时期的古齐国,亦即骆姓发源于今山东境内,齐都营丘就是骆姓最早的繁衍之地。此后,伴随着时代的变迁,骆姓逐渐迁往江南。江南的骆姓,有言出自齐太公之后,有言出自越王勾践之后,而当时的越国,是传自四千年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由此推溯,此支骆姓应是夏禹的后代子孙。先秦时期,骆姓不见于史。秦汉之际,见诸史册之骆姓有秦重泉人骆甲,东汉冯翊(今陕西大荔)人骆异孙,河南尹骆业,东汉末会稽乌伤(今浙江绍兴一带)人骆俊、骆统父子。这说明在魏晋以前,今北国之陕西,南国之浙江已有骆姓人定居。魏晋南北朝时期,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政权更迭,势力扩张,无一不伴随血腥的杀戮和兵火过后的凄惨景象,人民流离失所,飘泊天涯,以求一方净土,得以安身养命。时江东偏僻,人口稀少,又有长江天堑阻隔刀兵,于是骆姓伴随其他士族,大批南下,与原居会稽之骆姓相融合,经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骆姓会稽郡望。此后至隋唐,骆姓在今河南之洛阳、内黄等地繁衍迅猛,族大人众,成为妇孺皆知的著姓之一。并逐渐北移,在今河北、山西等地播迁繁衍。宋元两代,称盛于江浙一带的骆姓,播迁到今福建、广东,待成为闽粤两地的较大家族后,又逐渐播迁云贵等地。明初,山西骆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浙江、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闽、粤等沿海省份之骆姓有渡海定居台湾者。满清入关后,有八旗姓改为骆姓者,加之河北等省骆姓人入居京城,使北京之骆姓渐多。如今,骆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贵州、北京等省市多此姓,上述三省市之骆姓约占全国汉族骆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今河北省的保定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防城港市、桂林市、合浦市、柳州市、恭城县,福建省的泉州市惠安县、漳州云霄县、莆田市,河南省的开封市、潢川县、光山县、桐柏县,广东省的广州市白云区、花都区、湛江市、高要市、河源市、信宜市、汕尾市陆丰县、珠海市、乐昌市、河源市龙川县、徐闻县、蕉岭县,甘肃省的天水、民勤县、武威市,湖南省的岳阳市、桂阳县、永州市新田县,浙江省的杭州市、绍兴市、义乌市、丽水市、安吉县,江苏省的无锡市、盐城市、宿迁市、连云港市、苏州市、泰州市、徐州市丰县、南京市句容县、泗洪县、兴化市,湖北省的鄂州市、阳新县、蕲春县、黄石市、大冶市、增城市、浠水县、应城市、十堰市、赤壁氏、宜昌市、宜城市、黄梅市、麻城市,贵州省的普定县、兴义市、盘县、都匀县、普定县,安徽省的六安市寿县、宿州市、繁昌县、舒城市、无为县、定远县、泗县、庐江县,江西省的南昌市、德安市、赣州市于都县、抚州市,黎川县。崇义县、遂川县,山东省的济南市、长岛县、邹城市、济宁市、梁山县、鱼台县、菏泽市、齐河县,河南省的夏邑县、四川省的成都市、峨眉山市、泸州市古蔺县、安岳县、资中县、广安市岳池县、珙县、峨眉山市,云南省的昭通市,吉林省的长春市,辽宁省的葫芦岛市绥中县,重庆市的万州区、巴县、忠县,陕西省的西安市,天津市的宝坻县,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淡水县、宜兰县,越南,朝鲜、韩国,日本,美国等地,均有骆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内黄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内黄历史文化悠久,属华夏文化发祥地。四千五百年前,华夏始祖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建都并安葬于此;距念三千多年前,殷商王朝的第十代王太戊、第十三代王河亶甲、第十四代王祖已均先后建都于内黄毫城,约百余年,称相土或故殷城,早于安阳殷墟;是春秋时期伟大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南北朝时期冉魏皇帝冉闵和唐朝时期大诗人沈全期的故里;是秦二世三年(甲午,公元前207年)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是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童年时代居住读书的地方。汉朝时期,其地置内黄县。曹魏时期,称黄河以北为内,黄河以南为外,故有内黄、外黄之称。黄河南岸有外黄和小黄,黄河以北称内黄。1999年,内黄县辖四个镇、十三个乡。到2000年,内黄县辖六个镇、十一个乡。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二十六县,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县。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有浙闽之地。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份(仅天目山、淳安县西部小部分地区除外)、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带及福建全省。三国时期孙吴国分设临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后,其辖境缩小。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为越州,后又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民国时期合会稽、山阴二县为绍兴县。今为浙江省绍兴市。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谯阳郡:亦称洛阳郡,主要是指今河南省的洛阳地区。殷商时期称谯阳。西周时期开辟为成周,成为王朝的辅都,在东周时期成为周王室的正式都城。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始置洛阳县,县城以设在在洛水之阳(北岸)而名,当时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洛阳开始成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时期的曹魏国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该地,治所均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洛水北岸。南北朝时期的东魏政权正式设置为洛阳郡。东汉、三国魏、西晋、五代唐先后定都于此。新莽、唐、五代粱、晋、汉、周、北宋、金都以此为陪都。隋移治到汉城以西九公里处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洛阳郡的辖境曾一度抵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唐王朝的大周皇帝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东周、新莽、唐朝、五代后唐、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均以洛阳为都城或陪都,故而在中国历史上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堂号
内黄堂:以望立堂,亦称相土堂、殷城堂。
会稽堂:以望立堂,亦称山阴堂、绍兴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河内堂。
谯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洛阳堂、白马堂、东都堂、成周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姓氏名人
历史名人
骆统:会稽乌伤人,三国时吴国名将。年二十,拜为乌程相,有惠政。后官至建忠郎将,迁偏将军,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
骆牙:临安(今属浙江)人,南朝陈将领。梁文帝任吴兴太守时,其为将帅,勇冠三军。文帝即位后,封为临安县侯,累迁散骑常侍,入直殿省。
骆宾王:(约627—约684) 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 “富骆”。 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辑有《骆临海全集》。
骆峻: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名士。曾官扬州士曹,后弃官隐居三十六年。善画山水,喜论当代利病,尤不信佛。
骆知祥:合肥(今属安徽)人,五代吴大臣、理财家。为淮南支计官时,励精为理。徐温秉政时,其掌管财赋,与严可求齐名,时称严骆。后迁中书侍郎。
骆仕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初官吏。洪武年间进士。授崇阳知县,居官廉介,抚民有方。官终太原知府。
骆问礼:浙江诸暨人,明代官吏。嘉靖年间进士。任南京刑科给事中时,因直言敢谏,得罪皇帝和宦官而被贬。后起为湖广按察副使。有《万一楼集》。
骆日升:字台晋,福建惠安人,明代官吏、学者。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四川按察副使。死于奢崇明的叛军之手。有《骆台晋文集》。
骆文盛:(1496~1550),字质甫、质夫,号两溪,武康人。少年丧父,发愤读书。明正德十四年(1519〉举人,举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两典文衡,称为得士。时权相当道,每窃愤之。值内艰,遂移疾不出。严蒿掌权后,借病辞职,结茅山中,筑屋于石城山麓,读书自娱。足迹不至城市。人咸高之。善作文,尤擅诗,风格冲淡,时称骆五言,文盛诗文,时有清远之致。著《两溪集》十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骆从宇:浙江武康(今属德清)人,明代官吏。万历年间进士。由翰林官累迁礼部侍郎,忤魏忠贤,罢归。魏忠贤败,官南京礼部侍郎。有《澹然斋存集》。
骆绮兰:江苏句容人,清代女画家、诗人。为袁枚女弟子。工诗,作画亦有天趣。有《听秋轩诗稿》。
骆秉章:(1793-1866),清朝大臣,原名俊,字吁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道光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后历任侍讲学士、御史、湖北按察使等职。1850年由贵州布政使升湖南巡抚。1852年固守长沙,太平军围攻八十余日不能克,深得清政府信任。1853年大力支持曾国藩办团练和编练湘军,继又支持曾国藩、胡林翼与太平军争夺湖北、江西,镇压湘南的天地会起义,使湖南成为湘军的兵源和粮饷的供给地及镇压太平军的后方基地。同时接纳左宗棠等人入幕僚。协助清兵镇压贵州苗民的号军起义。1860年入四川,督办军务。次年升四川总督,率湘军入川镇压李永和、蓝朝鼎起义军。1863年在大渡河围剿石达开部太平军,并诱杀石达开。后被清朝政府加太子太保衔。1865年派兵镇压太平军余部梁成富于甘肃阶州(今武都)。1867年病死于四川。赠太子太傅,谥文忠。著有《骆文忠公奏稿》。
近现代名人
骆家辉:(Gary Faye Locke,1950年1月21日- ),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属民主党籍,祖籍中国广东台山二区明塘乡湾头吉龙村(现广东省台山市水步镇长塘吉龙村);在1997年至2005年间担任美国第21任华盛顿州州长,是第一个当选为美国州长的亚裔及华裔美国人,目前为第36任美国商务部部长。
骆达华:出道于1984年丽的映声亚洲电视艺员训练班合约艺人,在亚视期间也参演过主角,后来与张家辉一同转投无线电视,渐渐成为剧中不可或缺的绿叶角色。 主要作品如《难兄难弟》《陀枪师姐》II、III《倚天屠龙记》《天子寻龙》《谈判专家》《凤凰四重奏》等等。
骆应钧:(Felix Lok,1953年-),香港著名电视艺员。1976年加入无线电视成为旗下艺员。现已在无线电视连续地服务了超过30年的他,大多饰演绿叶角色但戏份不轻,是一位在电视剧里面不能缺少的实力派绿叶演员。《富贵荣华》、《流金岁月》和《壹号皇庭》系列是其最为人识的作品。《射雕英雄传》94版中饰演黄药师。
骆玉笙:(1914年8 月31日-2002年5 月5日),中国当代著名曲艺大师、鼓曲界泰斗、京韵大鼓“骆派”艺术的创始人;曾用艺名“小彩舞”、“筱彩舞”。骆玉笙在出生6个月的时候,被卖给天津艺人骆彩武,并改姓“骆”;也因此,她连自己的出生地都不知道。在骆彩武的培养下,骆玉笙7岁开始学京剧;9 岁,拜苏焕亭为师,学唱京剧老生;1926年登台演出;1931 年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又拜韩永禄为师,学京韵大鼓,承刘宝全派;1939年首次在北京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骆玉笙于1951年加入“天津曲艺团”。此后,历任天津市曲艺团演员、副团长,全国文联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骆玉笙被誉为“金嗓鼓王”;代表包括《剑阁闻铃》、《伯牙摔琴》、《红梅阁》、《击鼓骂曹》、《光荣的航行》、《卧薪尝胆》、《重整河山待后生》等。她的唱段以激越、挺拔的“嘎调”著称,加上宽广的音域和自然悦耳的颤音,形成了独特的“骆派”京韵大鼓唱腔。自1971 年,骆玉笙开始从事曲艺教学工作;1976年,又重新登台,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1986年,被聘为中国北方曲艺学校艺术指导;1994年,又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她还是第五、六、七、八届中国全国政协委员。
骆明道:与刘家昌,翁清溪、左宏元(古月)并称台湾60、70年代的4大家。他的戏曲主要吸收并改变黄梅戏。他号称为60年代国语歌坛三大作曲家之一。
骆胤鸣:香港TVB《超级巨声》唱作型选手。
骆文博:模特、主持人、演员,黑龙江齐齐哈尔人。2008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加拿大代表团引导员。2009中国共青团中央与日本代表团交流晚会主持人。2009中国共青团中央与朝鲜代表团交流晚会主持人。
骆琳:男,汉族,1955年9月生,辽宁大连人,197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现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10.02止),共青团中央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
骆家宽:男,1955年出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华中理工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员职称,硕士生导师。1978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江汉石油学院勘探系教师、应用地球物理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三峡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5年 7月任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2008年9月任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骆文智:男,汉族,1960年8月生,广东佛山人,1977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经济学硕士。 广东省潮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中共十七大代表。
骆平安:男,1948年生,河南新野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安阳师范学院院长、河南省高校教师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地方院校协作会第五届、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理事长;政协安阳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骆新都:女,经济学硕士,经济师。历任民政部外事处处长、南方证券有限公司副总裁、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职工监事、监事长。
骆东升:男,汉族,1964年1月出生,1985年9月参加工作,理学学士,法学硕士,现任中共庄河市委副书记,庄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市长。
家谱文献
江苏镇江润东夏泽桥东山骆氏重修族谱三卷,(清)龚立贤编,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富阳富春大源骆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骆林彪、骆良纂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绍兴望村骆氏谱略,(清)骆元婷纂录,骆农骥补编,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浙江绍兴望村骆氏家谱,(民国)骆思钦修纂,民国九年(公元1920)稿本,民国十六(公元1927)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诸暨暨阳浣东骆氏宗谱四卷,(清)骆廷灿、骆农开纂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宝善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诸暨洄溪骆氏宗谱十四卷,(清)骆颖堂、骆森朝重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绍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遂昌骆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遂昌县成屏乡骆村。
枫桥骆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杭州大学图书馆。
骆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字辈排行
湖北襄阳骆氏字辈:“登封万家良仁永宗祁芳”
湖北黄石骆氏字辈:“凡其家传名训仁”。
湖北阳新骆氏字辈:“子天重孟志信守单季正应世永承荫祚凡昌家传名顺人臻义芳”。
湖北鄂州骆氏字辈:“荫祚凡昌家传名顺人臻义芳”。
湖北赤壁骆氏字辈:“家传名顺人臻义芳”。
湖北宜昌骆氏字辈:“永继启发昌震世运有光正大思宏德策安志远长”。
湖北宜城骆氏字辈:“发克立修(玉)道继祖传”。
湖北黄梅骆氏字辈:“忠心景胜运祚繁昌家传名训仁守义方”。
湖北麻城骆氏字辈:“誉登行世自昌思”。
湖北十堰骆氏字辈:“丙忠孝顺维国志光”。
湖北随州骆氏字辈:“安邦志国“
江苏句容骆氏字辈:“崇文道继志守”。
江苏泗洪骆氏字辈:“元培林乃昌”。
江苏宿迁骆氏字辈:“.....家泽宏传旭友光......”
江苏盐城骆氏字辈:“鸿邦昌桂发宝国振家舒”。
江苏兴化骆氏字辈:“朋宝志忠厚”。
江苏骆氏一支字辈:“文在自传仁金(家)玉福来春”。
江苏骆氏一支字辈:“贵丙公守政”。
安徽无为骆氏字辈:“复元德贵荣景仲文从天正太懋世之尙传家以方克承先绪能应嗣昌鸿才建国大志兴邦”。
安徽定远骆氏字辈:“山大炎维章保守(文)利则长”。
安徽六安骆氏字辈:“长耀先启绪性智维仁”。
安徽泗县骆氏字辈:“宏廷西瑞成加泽”。
安徽庐江骆氏字辈:“裔国世德大金邦美俊才传家惟孝友昌运自天开”。
四川成都骆氏字辈:“善志德启中……儒有能心太”。
四川彭州市骆氏字辈:“世德洪开泰,光明镇国安,长友印思年,逢文万朝先”
四川广安岳池骆氏字辈:“庆运朝良方寿德长方远诗书登科弟礼乐起厚祥”。
四川珙县骆氏字辈:“崇应相万维章希启福寿全良中国清明永远光昭长发其祥山大衍维章世代如松登盛传家金玉华扬培植德泽荣显正达贤贵芳强科教治国兴隆文武安邦吉昌”。
四川峨眉骆氏字辈:“永登天朝相明汝大德昌”。
四川骆氏一支字辈:“清秀红光万太登高”。
湖南宁远骆氏字辈:“世尚万班尊孔孟时逢亨泰启贤良正大光明呈先祖富贵荣华庆永长”。
湖南资兴骆氏字辈:“学圣从兴……”
湖南新田骆氏字辈:“文明龙忠金辉”。
湖南临湘骆氏字辈:“首道陈先训”。
湖南怀化、广西桂林骆氏字辈:“友雁海正大成世尚广芳万有崇家启志永胜荣华富贵昌泰运鸿国强民安”。
湖南常德骆氏字辈:“龙先泽公同源元上天必答“。
重庆南川大观骆氏字辈:“罄应朝梁光寿德延芳远荣恩瑞映长诗书开科弟理约起后祥传家惟孝友治国本文章锡爵登崇荗封疆竭炽昌”。
重庆忠县骆氏字辈:“国本家旗光远有耀慎修思永”。
重庆巴县骆氏字辈:“川泽德辉福鐾光”。
重庆万州骆氏字辈:“文明肇启永世大成光宗继祖志道安仁一元初兆五子连登”。
重庆骆氏一支字辈:“启在朝有光尚德传芳远云恩孝义长诗书吉凤翔”。
山东济宁骆氏字辈:“大(志)世(士)德念山(仰)玉(湘)光振乾坤朗”。
山东菏泽骆氏字辈:“继续道德瑞永传富贵祥”。
山东邹城骆氏字辈:“善奇征士贞鸿彦修瑞长玉秀永传季家衍庆凡祥”
山东齐河骆氏字辈:“金洪连(付)庆中兴太永振世家锋”。
河南潢川骆氏字辈:“宗思玉成大志应绍家德永昌世泽光耀文明方启传继有道百代显荣贤能长保”。
河南光山骆氏字辈:“大启从先定祥开纪世长”。
河南桐柏骆氏字辈:“丙中教子季成书香”。
河南内黄、四川古蔺骆氏字辈:
骆志豹支派:“文鲜静德辅可以登中国转廷开科选光显裕后荣”;
骆宾王支派:“寿德廷芳远荣思瑞应长礼乐开科第诗书启后祥”;
骆祯祥支派:“先陛文武辅光辉富贵荣勤学朝天子诗书治大国”;
骆百总支派:“百大酉朝金图源汝以先在世安邦国光前裕后荣兰桂腾芳显永远扶明君启述增辉连明德应家祥同登仁义训永迪效忠良雄伟髙科志全通文武强圣贤傅仕第富贵显荣昌锦秀诗书礼辅仁镇法纲”。
江西赣州骆氏字辈:“炳耀传声振名芳瑞衍祥克家承厚泽选举定朝纲”。
江西遂川骆氏字辈:“信贤章大德炳耀传三”。
江西德安骆氏字辈:“凡昌家传明训仁宗”。
广西柳州骆氏字辈:“财富千金显胜朝启文章家庭敦孝友百氏永全方”。
广西恭城骆氏字辈:“炳家定焕建安平”。
贵州都匀骆氏字辈:“文之正印永现光明承恩最久韶达华香”。
贵州普定骆氏字辈:“沙长应国天文大发德有春克进朝梁(堂)”。
贵州兴义骆氏字辈:“寿德廷芳远荣思瑞应长礼乐开科第诗书启后祥”。
广东徐闻骆氏字辈:“德尚(茂)贤(广克)学(大财)成(安达)宏图”。
广东增城骆氏字辈:“德大承先美勋高启世良”。
云南文山骆氏字辈:“罄应朝梁光寿德延芳远荣恩瑞玉长诗书开科弟理约起后祥”。
云南文山麻栗坡骆氏字辈:”
庆应朝天光
寿德元芳远
荣恩瑞述启
厚庠礼乐开
科第万代先
传家惟孝友
治国榜文章
袭决登崇茂
封疆定职昌
骆氏一支字辈:“文鲜静德辅可以登中国转廷开科选光显裕后荣”。
骆氏一支字辈:“凡昌家传名训仁守”。
骆氏一支字辈:“山大炎维章保守利则长”。
骆氏一支字辈:“启友朝再光宋德传方远云恩孝义通思书吉后祥”。
骆氏一支字辈:“炳耀传声振名芳瑞衍祥克家承厚泽选举定朝纲”。
江西临川骆氏字辈:“诗书礼乐孝弟忠信仁义文章长发其祥庆无不谊燕及皇天克昌厥后如松茂矣”。
友情提示:如发现以上内容错误或不全,欢迎关注族有谱公众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弘扬姓氏文化,延续家族传承!——族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