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姓一般认为是由丘姓避讳而来,最早一支丘姓源出姜姓,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其支庶(支孙 /子孙 )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世居扶风 。汉平帝时有扶风人丘俊,持节安抚江淮,居吴兴,在南北朝时形成了吴兴丘姓望族,丘姓主体已经由中原和北方移入江南。
历史上丘(邱)姓的重要人物有:南朝梁文学家丘迟;唐朝右武侯大将军、冀陕二州刺史丘行恭,诗人丘为;南宋学者丘富国;元朝长春演道主教真人丘处机;明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丘濬,大将丘福;清朝戏曲作家兼画家丘园,作家丘心如,诗人丘逢甲;现代教育家邱椿,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译制片配音演员邱岳峰等。
姓氏源流
一、出自曹姓。颛顼帝之裔陆终第五子安之后。安,封于曹,得曹姓。《中国姓氏地图》云: “周初,武王将颛顼的后裔曹挟封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建立国家。春秋时,邾国有一位大夫丘弱,他的子孙就以丘为姓。”
二、《风俗通义》说:“丘氏,鲁左丘明之后。”
三、出自姜姓。《风俗通义》云:“齐太公封于营丘,支孙以地为氏。”
四、春秋时邾国大夫丘弱之后有丘氏。
五、出自其它民族改姓。如汉代少数民族乌桓族有丘氏。北魏时,北魏孝文迁都洛阳后,有鲜卑族复姓丘林氏、丘敦氏、丘穆棱氏改为汉字单姓丘氏。北魏王侯拓跋嗣将鲜卑王族丘敦氏·豆真始改为丘氏。南北朝时,北魏王朝拓拔部中,有鲜卑族复姓丘林氏、丘敦氏等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间(公元493~496年)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今河南洛阳)后,大力推行文化汉化改革政策的过程中,改丘林氏、丘敦氏为汉字单姓丘氏。见模公墓志北魏时,北魏孝文迁都洛阳后,有鲜卑族复姓丘林氏、丘敦氏、丘穆棱氏改为汉字单姓丘姓(邱)姓。(《魏书•官氏志》)北魏王侯拓跋嗣将鲜卑王族丘敦氏·豆真始改为丘氏。见模公墓志铭:“豆真将军、镇守来国、归而命氏 ……丘敦氏又是到底始于何时何地呢?拓跋丘敦氏历史很长。稽考《魏书·帝纪》第一《序纪》开始是 代 部落,衍至东汉后期建安十四年的第十三代拓跋邻,执掌部落联盟首领,是拓跋鲜卑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他把北方的拓跋鲜卑部落联盟统治发展壮大。拓跋邻之前有12个部落首领,历经西汉、东汉400多年,在林海苍翠,狍鹿成群的大兴安岭中生息蕃衍,他们吃兽肉,穿兽皮,住窝棚,过着游牧 的生活,是典型的原始社会。 其发祥地就是大鲜卑山,大鲜卑山究竟在哪里?成了千古之谜。 中央电视台四台播放的《走遍中国》长篇记实片“鲜卑溯源”,再现了1980年7月考古学家米文平先生在大兴安岭北段发现的“嘎仙洞”石室,找到了位于内蒙古 鄂伦春自治旗 甘 河镇东北三十公里群山环抱之中,幽暗深邃,显得神秘莫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一种不 可捉摸的神秘。在石室内壁,还发现了北魏 拓跋焘太平真君年间(西元440—451年)曾派遣中书侍郎李敝去嘎仙洞凿刻的祭天地和祖宗的祝文,字形古朴苍劲,与《魏书·礼志》中的文字记载完全一致大兴安岭虽然物产丰富,但是动物的 繁殖速度赶不上人类的破坏。人口的持续增长使环境成为制约鲜卑人继续发展壮大的瓶颈。西汉末,鲜卑族人从大兴安岭最北部迁到大兴安岭中部西南的大泽即今呼 伦贝尔湖。部中别族,为内姓 焉。为了加强部落联盟统治,使原来不是鲜卑的其它部落逐渐融合于拓跋鲜卑的统摄势力中,据《古今姓氏书辩证》:拓跋邻弟弟丘敦氏,名豆真,摄领,后改为丘氏;又彝、蒙、苗、土等族均有邱姓。 南北朝北魏时鲜卑族丘敦氏族集体改为丘姓,后来成为河南丘氏的望族 ,此只丘氏在唐代名人辈出,丘和,丘行恭,丘神绩皆为此支,此只丘氏部分后迁徙江西赣州、福建龙岩、三明地区西部、广东梅州等地,东南丘氏多此支后裔 ;匈奴族丘林氏族改为丘、林、乔三姓,也成为河南丘氏的一部分,这些外族后文化上汉化,成为中原的丘氏汉族。西汉初东胡族乌丸部为匈奴所灭,余部东奔内蒙古与晋冀辽相接的地区,称乌桓,乌桓山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西北,乌桓人有丘姓;福建龙岩、三明地区西部、广东梅州等地,东南丘氏多此支后裔 ;匈奴族丘林氏族改为丘、林、乔三姓,也成为河南丘氏的一部分,这些外族后文化上汉化,成为中原的丘氏汉族。西汉初东胡族乌丸部为匈奴所灭,余部东奔内蒙古与晋冀辽相接的地区,称乌桓,乌桓山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西北,乌桓人有丘姓;东汉末十六国西秦时羌人中有丘姓。前面 这几支以丘为姓的宗族,后来大多数都改了邱姓。满清入关以前,这个家族大多是以"丘"(古时的"丘"与"邱"通用)为姓的,一直到清雍正皇帝时,才由于避讳孔子的名号,而下令把"丘"一律改为"邱"姓。 乌桓,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亦称“乌丸”。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未有定论。 秦朝末期(公元前三世纪末)东胡民族为匈奴民族击破后,迁至乌桓山(乌丸山,今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乌辽山),遂以山名为族号,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 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又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始置护乌桓校尉,持节监护乌桓各部不得与匈奴通,代汉北御匈奴。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乌桓的各级大人(首领)朝贡于东汉王朝,分别接受了侯、王、君长的封号。不久,率众大规模迁居缘边十郡。其向西发展到今内蒙古河套、鄂尔多斯一带,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郡边缘十郡,即今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驻牧,相当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中东部、赤峰市北部、河北省北部、辽宁省北部地区。 乌桓民族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被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东汉、魏、晋诸朝沿置,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乌桓民族原是游牧部落,南迁后开始发展农业。公元三世纪初,东汉末年,因曹魏政权的征讨,除部分乌桓人远迁辽东地区外,“其余众万余落,悉徙居中国”,渐与汉族融合,其中就有取汉姓为丘氏、仇氏者。而留居于塞外的乌桓民族则大多并入鲜卑,后演化成为女真民族。此后,“乌桓”的民族称谓逐渐在历史中消失。 今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西北七十公里处有—座乌辽山,即当初乌桓族人迁驻之地。乌桓族人在这块土地上逐步成长、壮大并向南迁徙,与建都于中原的封建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密切交往,直至进入中原各地,融合于其他各族之中。 一直到清朝时期,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在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下诏:天下为避儒家至圣先师孔子的名讳“丘”,丘氏族人的姓氏“丘”字皆加“邑”偏旁改为“邱”,丘氏因此大多改称邱氏,世代相传至今。 发自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秋佳氏,满语为Ciogiya Hala,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杏山(今辽宁锦州),后多冠汉字姓为丘氏、邱氏、秋氏等。 ⑵.满族秋舒哩氏,满语为Ciosuri Hala,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所改汉字姓为丘氏、邱氏、秋氏等。 一直到清朝时期,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在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下诏:天下为避儒家至圣先师孔子的名讳“丘”,丘氏族人的姓氏“丘”字皆加“邑”偏旁改为“邱”,丘氏因此大多改称邱氏,世代相传至今。 发自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彝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丘氏(邱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丘氏(邱氏),世代相传至今。 这几支以丘为姓的宗族,后来大多数都改了邱姓。满清入关以前,这个家族大多是以"丘"(古时的"丘"与"邱"通用)为姓的,一直到清雍正皇帝时,才由于避讳孔子的名号,而下令把"丘"一律改为"邱"姓。民国初,晋代诗人邱逢甲倡议复丘姓本字,他首先将本人姓名写作丘逢甲,闽、粤邱姓族人也纷纷响应改邱为丘,但仍有不少邱姓人继续沿用邱字。结果现在的邱姓人士随处可见,而以丘为姓的人反而不多了。东汉末十六国西秦时羌人中有丘姓。 这几支以丘为姓的宗族,后来大多数都改了邱姓。满清入关以前,这个家族大多是以"丘"(古时的"丘"与"邱"通用)为姓的,一直到清雍正皇帝时,才由于避讳孔子的名号,而下令把"丘"一律改为"邱"姓。民国初,邱逢甲倡议复丘姓本字,他首先将本人姓名写作丘逢甲,闽、粤邱姓族人也纷纷响应改邱为丘,但仍有不少邱姓人继续沿用邱字。结果现在的邱姓人士随处可见,而以丘为姓的人反而不多了。
迁徙分布
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今山东临淄 ,一说今山东昌乐 ),其支庶(支孙/子孙 )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世居扶风6 ,其历史至少有3000年 。最早见于古籍的丘姓先祖是《孔子家语》中长事齐君、后为孝子代称的丘吾子,接着见于古籍的丘姓先祖是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大夫丘弱。鲁左史左丘明后有丘姓。
先秦时期,丘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山东,后向西进入陕西,如西汉扶风人(今陕西兴平东南)丘欣和丘俊 。
西汉平帝时,扶风人丘俊持节安抚江淮,属王莽篡位,后俊遂留江左,居吴兴,在南北朝时形成了吴兴丘姓望族 。东汉有乌程人(今浙江吴兴)丘滕和云中人(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丘季智。汉朝时,乌桓也有丘氏 ,东汉末乌桓有国王名丘力居者,在位三十多年,但其子楼班,从子蹋顿 。
三国时期,曹魏毌丘俭之子宗等四人改为丘姓,山西闻喜邱氏以毌丘俭为祖,称为毌丘俭后裔 。西晋末,中原丘氏有一支为避战乱而徙居福建(参见“八姓入闽”) ,初居莆田,后分支长汀、上杭等地。
据各种史料,知自汉以来匈奴、鲜卑、乌桓、羌等族改姓丘(邱)氏者甚多。十六国西秦时羌人有丘氏 。北魏鲜卑族丘乃敦、丘目陵、丘林氏等氏均改为丘氏。北魏献帝七分国人,以弟豆真(封临淮王)镇守来国,归而命氏,为丘敦氏,豆真之子丘堆改姓丘,融入汉族,发展成河南丘氏望族的一支,以丘和、丘行恭父子最为知名 。匈奴族丘林氏改为丘、林、乔三姓,丘氏发展为河南丘氏。这些外族很快与汉族相融,成为中原的丘氏汉族 。
大唐故临济公丘君墓志铭并序
大唐故临济公丘君墓志铭并序
隋唐五代时,丘姓分布于浙江、河南、山西(闻喜人丘延翰)、安徽(宣城籍状元丘旭) 、四川(广汉籍画家丘文播、丘文晓、丘余庆等)、福建等地。
唐朝,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的河南固始县58姓士兵之一丘安道入闽后落户于漳州 。
宋时,丘(邱)姓已经成为江浙、闽中的大姓,广泛分布于南方各地。丘姓几乎都分布在江浙地区 。丘(邱)姓主要分布于福建、湖南、江苏、浙江,约占丘(邱)姓总人口的54%,而福建省占了17%,为丘(邱)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河南、河北、安徽、江西,这四省的丘(邱)姓丘(邱)姓总人口的30% 。湖南 、海南 、四川眉山也有丘姓居民点。
元朝末年,曾明避乱从鹭岛曾厝垵迁同安十八都山平洪入赘邱家,发展为新垵旺族邱姓。
明朝时期,邱姓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区,在两湖、华北、四川等地也有邱姓。丘(邱)姓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上杭人丘弘)、江苏,这三省丘(邱)姓大约占丘(邱)总人口的58%,而江西省约占27%,为丘(邱)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浙江、广东(琼山人丘濬)、山东(诸城人丘橓)、湖北(宜城人丘瑜)、陕西(渭南人丘民仰),这五省集中了丘(邱)姓总人口的30% ;安徽(凤阳人丘福)、湖南、四川(成都人丘祖德)、河南(祥符人丘锋)、云南 等地也有丘姓。
明洪武年间,丘安(山东即墨人)随军出征西南,平定云南后任新添卫后所百户之职,其后落籍贵州,子孙世袭武职,官至卫指挥佥事、贵州都指挥使。丘氏家族世代执掌新添卫军事长官,知名后裔有云贵两省第一位翰林院检讨、官右庶子的丘禾实和山海关上立有塑像、官至右佥都御史、辽宁巡抚的丘禾嘉 。
根据参加编修《中华丘氏大宗谱·广西通谱》的各地谱牒和相关史料记载,广西丘(邱)氏先祖是从明朝成化十七年(1481年 )起开始向广西迁徙的,分别来自广东、福建、江西、湖南 、海南等5省 。
清初,邱姓进入台湾,发展为台湾的著名大姓 。
如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都有丘(邱)氏 。
郡望堂号
邱姓主要郡望有扶风郡、吴兴郡、河南郡。
邱姓主要堂号有扶风堂、吴兴堂、河南堂、天水堂、文庄堂、可继堂、碧落堂、敦睦堂、砚耕堂、思敬堂、忠实堂等。
姓氏名人
先秦秦汉
丘弱:春秋邾大夫。
丘子明:汉武帝时的善卜者。
丘仲:扶风人,汉武帝乐官,被认为是笛子的创制者。
丘常:西汉宣帝郎中。
丘訢:汉少有大才,拒郡守召见。
丘俊:扶风人,持节安抚江淮,居吴兴。
丘滕:丘俊后裔,东汉大司马。
丘腾:东汉建康(144年)任九江太守,后下狱死。
魏晋南北朝
丘中伯:十六国前赵刘曜部将。
丘道成:吴兴人,南朝宋建安郡太守。
丘祚:南朝宋元嘉十四年任晋安郡太守。(见《三山志》)
丘灵鞠:吴兴人,南齐长沙王车骑长史。才华横溢,有文集及《江左文章录序》传世。
丘仲起:南朝齐晋安郡太守。
丘渊之,著《晋义熙以来新集目录》三卷《丘渊之集》六卷。
丘迟(464-508),吴兴乌程人,南朝文学家,著《丘迟集》十卷、《集钞》四十卷。
丘仲孚,著《皇典》五卷。
丘宾卿,著《梁天监四年书目》四卷。
丘敬伯,著《五礼异同》十卷。
隋唐五代
丘和(552-637),河南洛阳人,北周、隋、唐三朝重臣,唐朝左武候大将军、稷州刺史,封谭国公。父丘寿魏镇东将军,有子十五人,多至大官,惟行恭知名。少子丘行掩,高宗时为少府监。
丘行恭(586-665),兄丘师利(左监门将军),右武侯大将军、冀陕二州刺史。
丘英起(598-643),父丘师利,封临济公。
丘神勣(?-691),父丘行恭,左金吾卫大将军,以罪伏诛。神龙初,禁锢其子孙。
丘悦(?-开元初),唐代河南陆浑人,著《三国典略》三十卷《丘悦集》十卷。
丘为(?-?),唐代嘉兴人,累官太子右庶子、左散骑常侍,著《丘为集》卷亡《丘为诗》一卷。
丘丹(?-?),兄丘为,《全唐诗》存诗十一首。
丘延翰,著《金镜图》一卷《铜函记》一卷《五家通天局》一卷。
丘启期,开元管城尉,著《隋记》十卷。
丘据,谏议大夫,著《相国凉公录》一卷,李抱玉事。
丘光庭,唐五代乌程人,著《唐教论》一卷《丘光庭集》三卷、《海潮论》一卷《规书》一卷又《兼明书》十二卷。
丘光业,兄丘光庭,著《丘光业诗》一卷《同姓名录》一卷。
丘旭,宣城人,著《丘旭诗》一卷又《赋》一卷。
宋元
丘濬,著《洛阳贵尚录》十卷《霸国环周立成历》一卷《霸国环周立成历》一卷《征蛮议》一卷《观时感事诗》一卷。
丘崇,著《丘崇文集》十卷。
丘哲,著《备急效验方》三卷。
丘倚:宋朝提刑(文臣)
丘砺:宋朝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丘岳,丹徒(今镇江)人。有文武才,官至两淮制置使。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
丘葵(1244~1333),同安小嶝岛人。理学家。朱熹四传弟子,其气节与学术造诣,在泉郡颇有名气。
丘处机(1148~1227)登州栖霞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亦为龙门道创始人。
明清
丘吉,善古文,尤善于诗,明吴兴诗人领袖,有《执柔集》。
丘濬:琼山人,明孝宗朝文渊阁大学士,廉介持正,嗜好读书,熟知典故。著《大学衍义补》等,被现代经济理论界称为“15世纪卓越的经济思想家”。
丘养浩,《集斋类稿》十八卷丘禾实,《丘禾实文集》八卷、诗四卷丘橓(1516~1585),诸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行人擢刑科给事中。
丘福:明朝大将军,封淇国公。濠州人。
丘懋炜:明漳浦(今福建省漳浦县)人,字以鄂。万历(1573~1620)进士,擢兵科给事中。
丘兆麟(1572—1629)江西临川人。明后期文学家。丘兆麟与祝徵、帅机并称为临川“三大名士”,又与汤显祖、祝徽、帅机被誉为“明代临川前四大才子”。丘坦(1576~)即丘坦之、丘麻城,湖北麻城人,公安派作家丘心如,淮安人,弹词女作家
丘象升、丘象随:系兄弟,清代江苏山阳(今淮安)人,皆吏,以诗文闻名,并称“二丘”。
邱鸣泰:清朝山西巡抚
邱树棠:清朝刑部主事
邱元武,兰陵(今山东峄县)人。乾隆年间进士。嘉庆时官至兵部尚书、刑部尚书。
邱良功(1761~1817)福建同安人,出身行伍,因骁勇善战,官至浙江提督(从一品)。
邱心坦(1840~1903)清海州(今连云港)南城人。
邱二娘:福建惠安人。反清女首领。有“仙姑妈”、“游路夫人”之誉。邱远才(?~1868)即邱朝贵。广西人。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麾下猛将。以军功封淮王。
邱宝仁:福建闽侯人,清末北洋海军左翼前营副将,抗日将领。
丘逢甲:1864年出生于台湾彰化。清朝工部主事,抗日保台志士、诗人、教育家。其诗多爱国篇,风格近杜甫、陆游诸家。著有《岭云海日楼诗钞》。
丘鹤俦(1880~1942)广东新宁人,广东音乐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广东音乐奠基人之一。
丘菽园 (1884~1941)福建海澄县人,“南洋才子”、“南国诗宗”。
丘念台(1894~1967) 台湾省台中县人。国民党中常委。
民国以来
邱在元:民国福建高等检察厅检察长
邱清泉(1902~1949)浙江永嘉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
邱行湘(1907~1996)江苏溧阳人。
邱金声(1912~1939)福建龙岩县人,抗日“虎将”。邱汉生(1912-1992)江苏海门县人,历史学家。
邱德拔(1917~2004)祖籍福建厦门,马来西亚最大银行创办者,新加坡首富。
邱德根(1925~2015)祖籍浙江宁波,远东银行创办人及董事长。
邱创焕(1925~)台湾彰化人,前台湾省主席,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邱少云(1926~1952)重庆铜梁人。革命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
邱满囤(1934~)原籍河北无极。曾经被称为“鼠王”,充满争议的民间灭鼠专家。
邱钟惠(1935~)云南绥江人。中国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
邱笑秋(1935~)四川成都人,国家一级美术师
丘德星,拿督,祖籍广东,马来西亚木材大亨。儿子丘志明、丘志肖邱继炳,丹斯里拿督,祖籍海澄县新安村(今属厦门市杏林区),马联产业有限公司董事主席
邱丽莉(1941~)广东宝安人,导演,演员
邱瑞敏(1944~)福建龙岩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一级美术师,教授。
邱娥国(1946~)江西进贤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邱维廉(1947~2015)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大马,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创会会长。
他信·西那瓦(1949~)泰国清迈人。前泰国总理,将泰国带出亚洲金融危机。
丘旺国:祖籍广东揭西,泰国警察总暑副署长、警察上将。
邱威功(1953~)泰国北碧府人,畅销书作家、企业家、慈善家、
邱家儒(1953~)祖籍广东海丰,实业家、社会活动家、慈善家。
邱玉泉(1953~)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邱文彦(1953~)台湾立法委员
邱石元:1943年生于湖南长沙。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邱玉泉,1953年11月生,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邱进,1954年12月26日生,国家安全部副部长。十八大代表。副总警监警衔。
丘小雄(1955~)广西陆川人,前国务院副秘书长、国税总局副局长。
邱毅(1956~)台湾立法委员
邱学强(1957~)山东莘县人。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一级大检察官。邱光华(1957-2008)烈士,大校,四川茂县人,羌族,四种气象飞行指挥员、副师职特级飞行员。
邱东(1957~)江苏张家港人,前东北财经大学校长、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邱晓华(1958~)福建宁化人,高级统计师,中国经济改革理论家,前国家统计局局长。
丘志勇(1958~)广西陆川人,阳江市委副书记、市长。
邱佩宁:1958年出生,现居北京,女演员。
邱育章(1959~)福建龙岩人,香港中厦建筑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邱诚武(1960~)香港太平绅士。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副局长,曾任经济日报执行总编辑。
邱腾华(1960~)香港太平绅士,金紫荆星章授勋者,香港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
邱震海(1962~)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邱继宝(1962~)浙江椒江人,高级经济师,飞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邱则有(1962-)湖南涟源人,中国专利第一人。
邱建林(1963~)浙江萧山人,高级经济师,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慈善家。
邱德波(1963~)福建龙岩人,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邱小平:1964年出生于宜春市袁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邱月清:1966年出生于香港。1987年亚洲小姐冠军。
英拉·西那瓦(1967~),泰国首位女总理。
邱心志:1968年出生于台湾台北市,男演员。2001年获台湾金钟奖男主角奖。邱孟煌:1968年出生于广东汕头,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邱淑贞:1968年出生于香港,女演员。1987年参选香港小姐,三次提名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丘碧瑜:1987年参选香港小姐,获得最受佳丽欢迎奖。
邱启明:1971年出生于江苏宿迁,主持人。
邱士楷:1973年出生于台湾台北,祖籍福建,祖父邱和成,父亲邱弘文,和成卫浴董事长
邱健(1975~)江苏淮安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决赛冠军。
邱凯伟:1976年出生于台湾屏东,男演员、歌手。民进党立委邱议莹的亲堂弟。
邱琦雯:1978年出生于台湾新北市,女演员。民进党立法院总召集人柯建铭之子柯韦任前妻。
邱泽:(1981~)台湾台北人。台湾影视男演员。
邱秋:女性配音员,光合积木核心成员,曾为多部优秀影视作品的女一号配音。
邱贻可:(1985~)四川成都人。2009年世界杯团体冠军。
邱晔:(1987~)出生于广东深圳,女演员。
邱慧雯: (1988~)台湾模特儿,苗栗县客家人。
邱胜翊:1989年生于台湾台北。台湾影视剧男演员、歌手。
邱子瀚(1991~)山东济南人,中国男子羽毛球运动员。
邱波(1993~)四川内江人,中国男子跳水运动员。
邱佳妮:1993年出生于上海。女演员、平面模特。
邱欣怡:1997年出生于台湾台北,女歌手。
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式邦、邱大洪、邱占祥、丘成桐、邱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竹贤、邱蔚六、邱中建、邱爱慈、邱定蕃、邱贵兴、邱冠周、邱志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邱任、丘成桐。
将军
姓名 | 生卒年 | 籍贯 | 军衔 | 时间 | 方式 | 身份或最高职务 |
邱会魁 | 1905-1993 | 江西兴国 | 开国少将 | 1955 | 授予 | 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 |
邱先通 | 1911-1975 | 江西兴国 | 开国少将 | 1955 | 授予 | 辽宁省军区副政委、中共七大代表 |
邱创成 | 1912-1982 | 湖南平江 | 开国中将 | 1955 | 授予 | 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 |
邱会作 | 1914-2002 | 江西兴国 | 开国中将 | 1955 | 授予 | 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
邱蔚 | 1913-1957 | 湖南浏阳 | 开国少将 | 1955 | 授予 | 第65集团军首任军长 |
邱岗 | 1913-1988 | 辽宁阜新 | 少将 | 1964 | 晋升 | 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 |
邱子明 | 1914-1999 | 福建上杭 | 开国少将 | 1955 | 授予 | 铁道兵副政治委员、政治部副主任 |
邱相田 | 1916-1984 | 福建上杭 | 开国少将 | 1955 | 授予 | 装甲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
邱国光 | 1918-2001 | 福建上杭 | 开国少将 | 1955 | 授予 | 后勤学院副院长,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 |
邱士政 | 1928- | 山东齐河 | 少将 | 1988 | 授予 | 总参防化工程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 |
邱祖余 | 1930- | 江苏南通 | 少将 | 1988 | 授予 | 总参防化研究院副院长 |
邱述先 | 1930-2009 | 江苏睢宁 | 少将 | 1988 | 授予 | 青海省军区司令员 |
邱杰 | 1933- | 黑龙江延寿 | 少将 | 1988 | 授予 | 黑龙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 |
邱光灿 | 1937- | 四川眉山 | 少将 | 1992 | 晋升 | 陕西省军区 副司令员 |
邱汉文 | 1938- | 福建龙岩 | 空军少将 | 1988 | 授予 | 1990年任空八军副政委兼纪委书记 |
邱爱慈 | 1941- | 浙江绍兴 | 少将 | 1997 | 晋升 | 总装备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 |
邱培泉 | 1943- | 江苏苏州 | 少将 | 1996 | 晋升 | 国防大学 政治部副主任兼纪委副书记 |
邱达雄 | 1943- | 广东汕头 | 少将 | 1995 | 晋升 | 广西军区 司令员(2000.09-2004.03) |
邱衍汉 | 1944- | 湖北天门 | 中将 | 2001 | 晋升 | 十六届中央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
邱健 | 1944- | 云南昆明 | 少将 | 1993 | 晋升 | 第13集团军政委(1996-2005) |
邱如林 | 1945- | 江苏太仓 | 少将 | 1995 | —— | 总参三部部长 |
邱明 | 1946- | 湖南平江 | 少将 | 2002 | 晋升 | 装备部纪委书记,邱创成之子 |
邱金凯 | 1946- | 河北南皮 | 中将 | 2006 | 晋升 |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
邱俊本 | 1953- | 陕西定边 | 少将 | 2009 | 晋升 | 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
邱型柏 | 1953-2011 | 河北新县 | 少将 | 2002 | 授予 | 云南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 |
邱喜 | 1954- | 广东大埔 | 空军少将 | 2007 | 晋升 | 兰州军区副参谋长(正军职) |
邱国录 | —— | —— | 武警少将 | 2005 | 晋升 | 武警森林指挥部副主任,田纪云女婿 |
邱京平 | —— | —— | 少将 | 2010 | 晋升 | 总参办公厅军事工作研究室主任 |
邱能扬 | —— | 福建上杭 | 武警少将 | 2005 | 晋升 | 武警广西总队政治委员,邱相田之子 |
邱文明 | 1956- | 山东禹城 | 少将 | —— | —— | 第二炮兵第56基地司令员 |
邱延鹏 | 1956- | 山东无棣 | 海军中将 | 2015 | 晋升 | 海军参谋长 |
邱志明 | 1961- | 山东兰陵 | 专业技术少将 | —— | —— | 海军装备研究院系统所所长 |
家谱文献
【江苏 淮安 】邱氏族谱存略一卷 | 邱宝廉纂 | 1922年(民国十一年)石印本 | 江苏 镇江市 博日本美国 | / |
【江苏常州】 澄江 邱氏宗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 邱询编纂 | 1930年(民国十九年)常州邱氏乐善草堂木活字本 | 江苏 常州市 图(存卷1~23、25~27、卷首、卷末) | 邱嵩始修於明洪武十七年 |
【江苏 江阴 】石桥邱氏族谱八卷 | 邱凤亭编辑 | 1870年(清同治十年)刻本 | 江苏 淮安县 图(存卷1) | / |
【江苏昆山】邱氏世系一卷 | 邱樾编 | 1928年(民国十七年)昆山玉峰印刷所铅印本 | 上海师大 | 附《邱氏阐潜集》 |
【浙江】 萧山 邱氏宗谱六卷 | 邱宏鳖邱如清等续修 | 1874年(清同治于三年)永思堂木活字本六册 | 日本美国 | / |
【浙江】萧山邱氏宗谱六卷 | 邱厚生等重修 |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永思堂活字本六册 | 北图 | / |
【浙江 鄞县 】万龄邱氏名七房宗谱十二卷首一 | 卷末一卷 |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思敬堂刊本八册 | 河北大学 | 封面作《邱氏宗谱》 |
【浙江鄞县】邱氏宗谱三卷 | 邱廷贲重修邱廷芳周利川纂 |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诒谷堂木活字本三册 | 浙江图 | / |
【浙江 嘉兴 】邱氏宗谱不分卷 | 邱光耀 纂 | 民国八年(1919)朱印本二册 | 北图 | / |
【浙江 常山 】定阳邱氏宗谱不分卷 | 邱上峰 重修 | 1851年(清咸丰元年)木刻本 | 浙江 常山县 青石乡 溪口 | 廖煌顿始修於清乾隆五十年 |
【浙江常山】定阳邱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 / |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木刻本 | 浙江常山县钳口乡表青口七古畈(不全) | 首修於清康熙三十二年 |
【浙江常山】河南邱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 邱泽霖新修 | 1916年(民国五年)木刻本 | 浙江常山县 辉埠镇 山背村 黄圹坑(存卷首、末、1、2) | / |
【前江常山】上江邱氏宗谱不分卷 | 邱义全邱礼庭重修 | 1931年(民国二十年)刊本一册 | 浙江 衢州市 文管 | / |
【浙江常山】邱氏宗谱四卷 | / |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木刻本 | 浙江常山县 招贤乡 渔溪日村井头弄 | 符德天始修於清道光十八年 |
【安徽天长】邱氏宗谱一卷 | 邱之藩修 | 1924年(民国十二年)石印本一册 | 安徽图 | / |
【福建福州】吴航邱氏族谱不分卷 | 邱仲思等编辑 | 1931年(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 美国 | / |
【 福建连江 】赤石邱氏族谱一卷 | 郑蓉石纂修 |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稿本 | 福建 连江县 档 | / |
【福建连江】筱江邱氏族谱十五卷 | 邱清燮徐柳圹续修 |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木刻本 | 福建连江县档 | / |
【福建连江】筱江邱氏族谱□□卷 | 邱祖铎邱和瑞等续修 |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二十册 | 福建连江县档 | |
【福建 长乐 】邱氏族谱不分卷 | 邱云峯撰 | 1818年(清嘉庆二十三年)写本一册 | 台湾 | |
【福建 诏安 】羽朋公派下邱氏族谱不分卷 | 邱创才邱显全补编 |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写本一册 | 台湾 | |
【江西脩水】邱氏重修族谱二十四卷 | 邱日源纂修 | 1870年(清同治九年)河南堂木活字本 | 江西图(缺卷11、13、19、22~24) | |
【江西 铜鼓 】邱氏重修族谱二十二卷首二卷 | 邱兆官等纂修 | 1870年(清同治九年)龙门金大堂木活字本一册 | 江西图(存卷首上) | |
【江西南丰】邱氏支谱五卷 | 邱思周重修 | 190年(清宣统元年)木活字本五册 | 南开大学 | 支谱始修於清嘉庆十七年,此为四修 |
【河南 镇平 】邱氏族谱不分卷 | 邱仕玉修 | 1818年(清嘉庆二十二年)邱焕朗钞本一册 | 台湾 | 有民国三十八年邱其湘增补 |
【河南镇平】河南邱氏族谱不分卷 | 1877年(清光绪三年)钞本一册 | 台湾 | ||
【河南固始】邱姓族谱不分卷 | 邱焕火纂修 |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钞本一册 | 台湾 | |
【湖北 新洲 】邱氏宗谱□□卷 | 邱楚林邱济之等台修 | 1922年(民国十一年)木刻本 | 湖北 新洲县 三店镇 南桥村 | / |
【湖北新洲】邱氏宗谱三十八卷首四卷 | 邱南宣邱凤乡等五修 |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木刻本 | 湖北新洲县孔埠乡堤围材 | / |
【湖北黄冈】威化分邱氏宗谱续编□□卷 | 邱云峯邱幼峯撰 | 约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邱氏忠实堂刊本 | 武汉图(存卷1一15,17一26,29一38) | / |
【湖南澍阳】 刘邑 从祥祠邱氏族谱□□卷 | 邱大凰修 | 1872年(清同洽十一年)河南堂邱氏刻本八册 | 中央民院 | 明正统七年初修,此为三修 |
【湖南 宁乡 】邱氏三修支谱十卷 | 邱世仪邱启瑛纂修 | 1869年(清同治八年)忠实堂活字本八册 | 湖南图 | / |
【湖南 湘乡 】邱氏续修族谱□□卷 | / | 1855年(清咸丰五年)活字本 | 湖南图(存二册) | / |
【湖南益阳】 资阳 邱氏五修支谱九卷首二卷末二卷 | 邱东海纂序 | 1922年(民国十一年)忠实堂活字本 | 湖南图(存卷首上) | / |
【湖南 安化 】邱氏续修族谱不分卷 | 邱泰翥邱宗首等纂修 | 1855年(清咸丰五年)活字本一册 | 湖南图 | / |
【广东饶平】邱民族谱不分卷 | / | 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序写本一册 | 台湾 | / |
【四川内江】汉安邱氏家乘六卷 | 邱功铸续纂 |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内江仁义永铅石印刷局石印本五册 | 北图四川图 | 书口题《邱氏德兴祠家乘》 |
【广东平远】邱氏总谱不分卷 | / | 1918年(民国七年) 平远县 邱氏刻本一册 | 南京大学 | / |
【香港 新界 】河南堂邱氏族谱不分卷 | (明)邱作圣邱仑泰纂修 | / | / | / |
邱氏重修族谱十卷首二卷 | 邱增南等纂修 |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河南堂木活字本五册 | 江西图(存卷首下、1、3、5、10) | / |
邱氏族谱不分卷 | / | 清同治间居士堂活字本二册 | 江西图 | / |
邱氏族谱□□卷 | 邱廷辉等纂修 | 1876年(清光绪二年)河南堂木活字本一册 | 江西图(存卷24) | / |
邱氏族谱 | 邱舜敕纂修 | 1891年(清光绪十七)文宗堂钞本三册 | 北图 | / |
邱氏重修族谱十六卷首二卷 | 邱成皆等纂修 |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河南堂木活字本 | 江西图(存卷首下、1~4、7、9~12、14) | / |
邱氏族谱二十二卷末一卷 | 邱韦昌等纂修 |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玉成堂木活字本 | 江西图(存卷1) | / |
邱氏宗谱不分卷 | / | 清道光间木活字本 | 四川图(存一册) | / |
邱希进公支重修族谱十八卷首二卷 | 邱特生等纂修 | 1941年(民国三十年)河南堂木活字本 | 江西图(存卷首上、下) | / |
邱氏族谱一卷 | 邱作圣邱乔纂修 |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钞本一册 | 四川图 | / |
邱氏族谱不分卷 | / | 民国石印本 | 四川图(存一册) | / |
友情提示:如发现以上内容错误或不全,欢迎关注族有谱公众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弘扬姓氏文化,延续家族传承!——族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