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姓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姓氏源流】
一、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
二、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三、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得姓始祖】
汪罔:夏王朝时期古诸侯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汪姓最初活动于浙江、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地区。两汉至唐朝,汪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皖、赣、浙、苏地区,已经发展为当地的望族。唐朝以后,汪姓主要从安徽和江西向河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合肥、安庆、两广和福建地区扩散。汪姓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清初汪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形成了以安徽为中心的皖、赣、浙、豫的汪姓聚集地。分布在安徽、江西,这两省集中了汪姓总人口的77%。其次分布于浙江、河南,这两省又集中了13%的汪姓人口。
明朝时期,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这三省大约占汪姓总人口的75.7%。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这两省的汪姓又集中了11%的汪姓人口。宋元明期间600余年,汪姓人群主要向江南和西部迁移。全国仍保留以安徽为中心的皖、浙、赣汪姓人口聚集区。
【郡望堂号】
郡望
平阳郡:三国时魏分河东郡置治所在平阳,相当于今天的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
新安郡:晋时由新都郡改置,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隋代玫歙置,后来移到了歙县。
六桂:就是"六桂联芳"的誉称,分布在古代的泉州。治所在地闽县,相当于今天的福建全省。后来改为闽州。唐代景云年间改武荣州置县。
吴兴郡
堂号
平阳堂:以望立堂。
六桂堂:以望立堂。
婺源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以望立堂。
吴兴堂:以望立堂。
越国堂:唐朝汪华封越国公,以望立堂。
忠勤堂:明朝汪广泽封为忠勤伯,以望立堂。
【姓氏名人】
行政界
汪广洋:字朝宗,汉族,江苏高邮人,元末进士。明初著名诗人。官至左丞相(明朝开国时)、右丞相、谏官、参政,明朝洪武时期官员。
汪踦:哀公十一年齐国伐鲁,汪踦挺身保卫国家而战死。
汪华:(公元587~649年)号英发,徽州绩溪瀛州汪村绩溪人(今安徽绩溪),唐朝时期因功封越国公
汪藻:公元1079~1154年),字彦章,饶州德兴人(今江西德兴),著名南宋文学家。
汪伯彦:(公元1071~1141年),字廷俊;祁门城里人(今安徽祁门)。著名宋朝大臣、宰相。
汪大燮:(公元1860~1929年),原名尧俞,字伯唐,一字伯棠;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大臣。
汪 洋:(公元1920~2001年),陕西横山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汪精卫:字兆铭,清末著名革命义士,曾有“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壮语,民国日军侵华时期,摇身一变而成为最大的汉奸头子,后死于日本。
汪 易:(公元1916~1995年),原名王善德;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汪乃贵:(公元1905~1991年),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汪少川:(公元1915~2002年),安徽金寨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汪东兴: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江西弋阳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顾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汪克明:(公元1906~1994年),湖北阳新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汪洪清:(公元1911~1990年),湖北汉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汪祖美:(公元1915~1993年),江西上高野市乡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汪家道:(公元1916~1992年),安徽霍丘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汪振凯江西弋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汪运祖:(公元1915~今),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汪敬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
汪汉国:揭阳九斗埔人(今揭西美德村)。著名全国劳模。1951年在潮汕组织第一个农业互助组,任组长。
汪多志:(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
汪国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部”督察部督考官。
汪启疆:(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三军大学海军指挥学院院长。
汪兴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中山研究院副院长。
学术界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省高邮市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汪伦:唐代有泾县人,大诗人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他热情招侍,李白因赋《赠汪伦》。
汪应辰:(公元1118~1176年),初名洋,字圣锡;信州玉山人(今江西玉山)。著名宋朝大臣、诗人、散文家。
汪元量:(公元1241~1317年后),字大有,号水云;宋末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南宋诗人。
汪 中:(公元1744~1794年),字容甫;江都人(今江苏扬州)。著名清朝学者、骈文学家。
汪文升:(生卒年待考),长洲人(今江苏苏州)。著名清朝诗人、书法家。
汪士铎:(公元1814~1889年),字梅村;江苏江宁人(今江苏南京)。著名清朝历史地理学家。
汪士慎:(公元1689~1759年),字近人,号巢林,别号溪东外史、晚春老人;扬州八怪之一。
汪由敦:(公元1692~1758年),字师茗,号谨堂,晚又号松泉居士;著名清朝军机大臣,以办理公文敏捷干练而著称,也善于书法。
汪中: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早年因曾经助书商贩书,所以遍读经史百家和天文历算,所作《哀盐船文》被杭世骏所叹赏,从此文名大显。
汪 硕:揭阳县京溪园美德村人(今揭西)。著名国家《军事理论》编辑。
航海界
汪大渊:江西南昌人。著名元朝航海家。
艺术界
汪延讷:(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戏曲作家。
汪应辰:元末清初有散曲家汪元亨。
医学界
汪 昂:(公元1615~1695年),字仞庵,安徽休宁西门人。著名清朝医学家。
友情提示:如发现以上内容错误或不全,欢迎关注族有谱公众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弘扬姓氏文化,延续家族传承!——族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