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时间:2017-10-20 22:55:18

熊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周成王时期,为楚国国姓,楚国贵族姓氏。熊姓历史悠久,族大支繁。熊姓曾有72个望族,居百家姓第68位。得姓始祖为鬻熊,为祝融氏的后代。

熊姓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熊氏族人;三是人才辈出,不可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熊氏的杰出人物,尤北宋为最。其中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中的熊姓为汉化改姓而来,与楚国望族并无关联。

著名考古学家唐兰在《西周青铜铭文分代史徵》中说:“华,地名,在今河南密县(今属新郑)。华邑在新郑,有熊之墟,祝融之墟。重黎,郐国均在新郑”。楚王之所以是芈姓熊氏很可能就是因为被封在祝融之墟附近的华阳,祝融之墟也叫有熊之墟。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芈姓,出自商朝末期鬻熊及其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世本》、《古今姓氏书辨证》、《元和姓纂》等的记载,

黄帝子昌意生颛顼,颛顼四世孙陆终第六子名季连,赐为芈姓。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在其后裔子孙中,到商朝末期有个叫鬻熊的人,字熊,很有学问,做过周文王姬昌的老师,受官火正,后世称其为鬻熊。其子后来事于周文王,早卒。曾孙熊绎便以王父字为氏,称熊氏。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记载:“鬻熊先生辅佐文王,去世早。熊通说:‘我的先人鬻熊渊博,是周王的老师。去世早。’”但在《鬻子》一书中,鬻熊自己却说:“九十岁才觐文王,后有武王。及成王询封康叔于卫之事。”如此算起来,鬻熊的年龄应该超过了一百二十岁,堪称寿星。楚国传有三十一世、四十三位君主。到秦王赢政二十三(楚王熊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国所灭,国人多以熊为姓,以念亡国,并尊奉鬻熊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有熊氏,出自黄帝的部落姓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相传黄帝生在寿丘,长于姬水,居轩辕之丘,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黄帝的后代中便有人以地名为姓,称熊氏。熊氏是中国最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三

源于苗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苗族仡熊氏,在战国中期受楚文化影响颇深,当时即有改汉姓为熊氏者。到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时,已基本改为汉姓熊氏了。

源流四

源于普米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普米族熊氏,源出普米族的本牙氏部族。普米族的先民是由氏羌后裔的四个部落联盟而构成的,普米族民间有句古语“拍米冉贡组”,意为普米族是由四座山上的四个血缘集团联合而成的。据宁蒗县永宁普米族传说,普米族最早的四个根是“布”(四个血统或四个氏族部落),其名称分别是:冉祖(绵羊)、拔佳(锅)、尚(熊)、搓皮(马)。冉祖和搓皮等主要分布在木里,拔佳、尚主要分布在盐源、宁蒗一带。又据传说,联合为普米族四个部落的名称是“萨雅崩巴供”、“布米虽母供”、“俄业里戛供”、“总散不安贡”。与以上四个部落相对应的本民族氏族名称分别是:“格母”、“本牙”、“穹·空尼”、“嘎甲拉玛”。普米族原来没有汉姓,在明朝洪武年间,大明王朝接管普米族聚居的川西南地区、滇西北一带地区后不久,这一带地区发生了叛乱。为了加强对这带地区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调集军队,用了六年时间平定叛乱,之后对普米族各氏族进行详细的户籍登记,因此,普米族便有了汉姓。其中的普米族的本牙氏部族,即“布米虽母供”、或称“尚”,一律改称汉姓熊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喀尔拉氏,亦称喀尔喇氏,满语为Karl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辽河流域,所冠汉姓为熊氏。

⑵.满族克哷氏,满语为Kere Hala,源出元朝时期女真庚克勒部,以部为氏,世居尼亚满(今辽宁新宾尼亚满山),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熊氏。

源流六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布依族、彝族、蒙古族、瑶族、阿昌族、壮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熊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熊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鬻熊。商末人,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曾为周文王之师,被封为护国侯。其先祖为黄帝,黄帝子昌意生颛顼,颛顼四世孙陆终第六子名季连,鬻熊为季连之裔孙。鬻熊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称熊氏。西周成王时,封熊绎在荆楚,建立楚国,建都于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春秋时,楚国一度强大,势力曾扩展到中原,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二二三年,楚为秦所灭,后人多以熊为姓,并尊鬻熊为熊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熊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二位的大姓,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四十三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8%左右。

熊姓发源于古时的楚国,即今湖北、湖南、江西等省,自然这一地区也成了熊姓首先繁衍的主要地区。

秦汉之际,熊姓仍旧以上述地方为其繁衍发展的中心,但亦有少数散居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魏晋南北朝时,熊姓已迁入我国江南广大地区,经过长时间的繁衍发展,逐渐在湖北之江陵、江西之南昌昌盛壮大起来,并陆续有人到朝中为官,故熊姓有以“南昌”、“江陵”为其郡望堂号的。

唐宋年间,熊姓后人陆续向江苏、浙江地区迁移,而南昌与江陵两地的熊姓依旧长盛不衰,人才辈出,族大人众,据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所载,岳州(治今湖南省岳阳市)四大姓中有熊姓,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五大姓之首为熊姓。可见在宋代时,熊姓仍广泛分布在江西南昌及湖南岳阳一带。而宋初移居福建省建安(今建瓯县)等地的熊姓,也逐渐成为望族,后世出了不少名人学子。

南宋末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兵征讨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拼死抵抗,但大厦将倾,非一木所能支也,故节节败退,南宋王室也从杭州出逃福建,再由福建败退广东孤岛——崖山。元兵所到之处,烧杀掳掠,百姓闻风而逃,故江浙一带之熊姓有迁福建者,再由福建入广东,以避兵火。

明初洪武年间,熊姓作为明朝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江苏、安徽、陕西等省。明代以后,熊姓子孙陆续向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海南各处迁徙,并有融入苗族、水族、布依族、土家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者。

到清朝,熊姓已散居全国各地,亦有闽粤之熊姓渡海赴台,进而迁居海外,侨居新加坡等国者。

如今,熊姓分布以江西、湖北、四川、湖南等省为多,上述四省之熊姓约占全国汉族熊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


【郡望堂号】

郡望

江陵郡:原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郢郡,汉朝时期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北朝时期齐国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地区。

豫章郡:亦称南昌府、南昌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为钟陵县,再后又改为南昌。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清诸朝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

秭归县:秭归县是楚文化发源地,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资料,在距今7000年以前,县境东邻朝天嘴一带就有人类定居生活。商王武丁时代(公元前十三世纪),秭归为归国所在地。西周周成王时代(公元前十一世纪),为楚子熊绎之始国。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为夔子国,战国后期称归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天下分为郡县,归乡在南郡辖区内。西汉朝元始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置秭归县。缘其地为楚三闾大夫屈原之故乡,“屈原有贤姊,闻原放还,亦来归……因名曰秭归。”北周建德六年(丁酉,公元577年)置秭归郡,避郡县同名改秭归县为长宁县。隋朝开皇三年罢下诸郡,改长宁县为秭归县。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归州,辖秭归、巴东二县,次年辖秭归、巴东、兴山三县。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置巴东郡、治秭归。乾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置归州。宋代仍名归州。元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升为归州路,隶湖广行中书省,元至元十六年(庚申,公元1356年)降为州。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废归州置秭归县,隶夷陵州。明洪武十年(丁巳,公元1377年)再改秭归为长宁县,明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裁长宁县复置归州,辖兴山、巴东二县。清雍正七年(己酉,公元1729年)升归州为直隶州,隶湖北省,辖长阳、兴山、巴东、恩施四县并容美、龙潭十九个土司。清雍正十三年(癸酉,公元1753年)降为县级州,属宜昌府,不再辖县。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改为秭归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名秭归县,先后隶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宜昌专员公署,宜昌地区革革委员会,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92年宜昌地区与宜昌市合并,秭归县隶宜昌市管辖。

堂号

江陵堂:以望立堂。

兰溪堂:以望立堂。

南昌堂:以望立堂,亦称豫章堂。

射石堂:古时有一位善于射箭的人叫熊渠。有一次他夜间走路,老远就看到前面有一只老虎趴在那里。他拿箭就射,老虎却一动不动。他走近一瞧,果然中了,而且箭头射进去几寸,用手拔也拔不出,原来是一块大石头。


【姓氏名人】

历史名人

熊侣,谥号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汉族,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应该称为熊侣而不是芈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庄王自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楚庄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熊安生——北朝经学家,北学代表人物之一,字植之,长乐阜城(今河北省阜城东)人。通五经,精“三礼”,北齐时任国子博士。后入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宫露门学博士。不久即去世。他沿袭东汉儒家经说,撰有《周礼》、《礼记》、《孝经》诸义疏,皆劓。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礼记熊氏义疏》四卷。

熊朋来——元朝文学家、音乐家,豫章(今南昌)人,宋咸淳时进士。入元后,官至福清州(今福建福清)判官。能文,又通音律,尤善鼓瑟,著有《五经说》、《瑟谱》。

明朝兵部尚书-熊廷弼

明朝兵部尚书-熊廷弼

熊文灿——永宁卫(今四川省叙永)人,明代大臣,累官至兵部尚书。

熊廷弼——明湖广江夏(今湖北省武昌)人,字飞百,万历进士。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任辽东经略。他召集流亡,整肃军令,训练部队,加强防务,在职年余,后金军不敢来攻。明熹宗即位,魏忠贤专权,他被排挤去职。天启元年(1621年),辽阳、沈阳失守,再任经略,与巡抚王化贞不和。次年王兵败溃退,他同退入关,后为魏忠贤冤杀。

熊大木——福建省建阳人,明代通俗小说的编著者与刊行者。编有《全汉志传》、《唐书志传》、《宋传续集》、《杨家将演义》等通俗小说,其咏史诗别具一格,颇有新意。

熊赐履——湖北省孝感人,清时大臣、政治家、一代学者。累官至吏部尚书,治程、朱理学,认为可以用理学指导政治,强化思想领域的统治。有《经义斋集》等。

熊伯龙——清初无神论者,字次侯,号塞斋,别号钟陵,汉阳(今属湖北省)人。历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熟悉西方天文算学,通佛学、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曾编著《无何集》将王充《论衡》中驳斥谶纬神学的言论分类编排,从儒学立场对传统宗教迷信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天不故意造作”,“灾异非天谴告”,人的生死是自然之道,人死不能为鬼神。

近现代名人

熊式辉——1893~1974,江西安义人。字天翼。曾任淞沪警备司令、江浙皖三省“剿匪”总指挥、江西省政府主席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东北行营主任,1974年1月21日病故,终年81岁。

熊成基——民主革命烈士,江苏省甘泉(今江都)人。1904年入安徽练军武备学堂学习,加入岳王会,进行反清革命活动。1907年徐锡麟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1910年初,在哈尔滨谋刺清海军大臣载洵,被捕后就义。

熊秉坤——湖北省江夏人,早期民主革命者,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曾任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委员,兼任武昌市市长等职,解放后任政协委员。

熊希龄——湖南凤凰人,光绪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时因反对与日议和,被革职,戊戌政变时被禁锢。辛亥革命后,拥护袁世凯。后任唐绍仪内阁财政总长、内阁国务总理、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等职。

熊得山——湖北省江陵人,中国同盟会会员,爱国主义者、报人。著有《中国革命的出路》、《中国社会研究》等。

熊十力——湖北省黄岗人,近代著名学者。早在武昌起义,任都督府参谋。后到北京大学任教,著有《新唯识论》、《十力论学语要》、《原儒》等。

熊雄(1892-1927.5),江西省宜丰县人。中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从事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领导人之一。

熊克武——四川省井研人,近代民主革命者。辛亥革命后曾任四川督军、川军总司令等职,建国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务。1970年病逝于北京。

熊秉谦——湖北崇阳人,民国二十六年后任汉口市参议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军统驻武汉站站长,负责搜集华中地区日军军事情报。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人民服务总队第八大队大队长。

中国大陆

熊飞(1911-2000年),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

熊奎(1912-1994年),福建省永定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

熊挺(1905-1981年),安徽省金寨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

熊晃(1913-1996年),湖南省浏阳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

熊兆仁(1912年——),福建省永定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

熊作芳(1913-1994年),河南省新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

熊伯涛(1904-1975年),武汉黄陂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

熊应堂(1911-1996年),湖北省红安县华河区熊家湾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

熊梦飞(1912-1995年),湖南省耒阳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

熊光楷(1939.3-——),祖籍江西省南昌市,出生于上海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

熊子丹(1930-——),北京市顺义区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空军航空学校。任军区空军参谋长助理、空军师长、成都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熊自仁(1943-——),湖北省监利县程集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将。

熊向晖(1919年4月-2005年9月9日),原名熊汇荃,安徽凤阳人,生于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清华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后三杰”之首(申健和和和陈忠经是另二杰)。

熊有伦,1939年生,湖北枣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信息和智能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文学界

熊耀华(1938.6.7—1985.9.21),笔名古龙,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他在1969年创作了一部先有剧本后有小说的武林奇书《萧十一郎》,赢得读者的广泛赞赏。古龙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的武侠小说创作理念是“求新求变”,不受传统拘束,将中外经典镕铸一炉,他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古龙为人豪气干云,才华惊人,以无比丰富的创作力,留下了70多部精彩绝伦、风行天下的武侠巨作,影响巨大,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熊佛西(1900-1965)戏剧教育家,剧作家。江西丰城人,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上海戏剧学院首任正职院长,是中国话剧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品有:《赛金花》《山水人物印象记》《写剧原理》《青春的悲剧》《上海滩的春天》等。

熊十力(1885—1968)著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 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汉族。清光绪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四日(1885年2月18日)出生,湖北省黄冈(今团风)县上巴河张家湾人。代表作品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等书。

熊召政,著名作家,诗人。1953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现任《长江文艺》副主编。2005年凭借《张居正》获得茅盾文学奖,2007年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2007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五届杰出校友。著有长篇小说《酒色财气》、《盅王》、《梅花钥匙》。

熊丙奇,男,1972年7月生,四川资中人。著名教育学者,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长。 为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深圳晶报、珠江晚报、现代教育报等报专栏作者。

演艺界

熊天平(Panda,1969年8月24日-),本名熊威,台湾歌手,台中市和平区谷关人,祖籍湖北,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韩文系,曾担任过民歌手、滑雪教练、国家滑雪队储训队员。1997年出版第1张个人专辑《爱情多恼河》,并且凭著齐秦演唱的《火柴天堂》一曲获得第八届金曲奖流行音乐类最佳作词人奖,至今已发行十多张音乐作品,并为许多歌手担任词曲创作。2005年与在中国工作时结识的歌手杨洋结婚。2009年和妻子杨洋于7月推出了公益新歌《团团圆圆》。同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六十周年联欢晚会上和香港的谢霆锋及中国的屠洪刚一起合唱《大中国》。

熊黛林,中国女演员,模特。出生于江苏南京。爯外科医生,母亲是护士。爱好舞蹈、音乐 、弹琴、画画等。由模特出道,2006年后在香港发展,出演多部影视剧。代表作品有《叶问》、《拜金女王》等。

熊乃瑾,著名女演员,80后摩登小天后,以热衷时尚闻名娱乐圈。她是新版《水浒传》中痴情妩媚的阎惜娇、她是《故梦》中惹人怜爱的小韵仙和水漂萍,她是《房车奇遇记》中叛逆的摇滚女青年柳彤。熊乃瑾在表演上一次又一次打破自己的荧幕形象,不断突破尝试不同风格的角色,而她举手投足间游走在古典与现代、清纯与妩媚、文艺与商业间的自信气质,也受到越来越多导演的关注。

熊欣欣,中国著名导演,演员、武术指导。好莱坞历史上第一个亚洲动作导演,熊欣欣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涉足电影行业,经过20多年的执着与努力,终于成功转型为“导演”。代表作品有:《黄飞鸿》《光辉岁月》等。

熊汝霖,(Shawn Rolling,1978.1.2—)内地著名创作型男歌手,毕业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音乐系。2006年央视《梦想中国》冠军,2012年成立个人飞行大道音乐工作室。代表作品有:《天下无敌》《一如既往</往》《完美结局》等。

熊龙:(Alex Yoong, 1976年7月20日-)是一位马来西亚籍的华裔一级方程式赛车车手,其父亲为当地华人熊英华,母亲为英国人。有一妹妹Philippa Yoong。熊龙是全球众多华裔车手中,第一个参加F1正式比赛的华人。

熊玠,男,1935年7月23日出生,祖籍江西省。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南伊利诺州立大学新闻系硕士,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美国纽约大学政治系终身教授。1949年随家前往台湾,1958年移居美国,1977年加入美国籍。后任纽约大学政治学教授兼该校政治研究所主任,美国当代美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政治学会、国际问题研究协会、亚洲问题研究协会、国际法协会、中国问题研究协会会员。与美台上层关系颇深。与美国前总统卡特、里根有一定交往,与美国国会有密切关系,1979年曾参加起草《与台湾关系法》。

熊邦欣,加拿大多伦多的华裔女孩,央视奥运华裔美女主播,获得多伦多怀雅逊大学电视新闻学士学位,毕业后曾任多伦多FM680电台新闻及交通主播。2007年12月被中央电视台英文国际频道聘为北京2008奥运会全球转播的主持人。半年后中央台看出了她的艺术天赋,又让她再做艺术和文化节目主持人。

其他

熊庆来(1893.9.11~1969),中国数学家,出生于云南省弥勒县息宰村,字迪之。1907年,考入昆明方言学堂。1909年,升入云南英法文专修科。1911年进入云南省高等学堂学习,1913年赴比利时学习采矿公费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只得转赴法国,在格诺大学、巴黎大学等大学功读数学,获理科硕士学位。他用法文撰写发表了《无穷极之函数问题》等多篇论文,以其独特精辟严谨的论证获得法国数学界的交口赞誉。1915~1920年先后就读于法国格伦诺布尔大学和蒙彼利埃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熊秉明,1922年出生于中国,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中国数学家熊庆来之子。熊秉明集哲学、文学、绘画、雕塑、书法之修养于一身,旅居法国50年,无论对人生哲学的体悟还是对艺术创作的实践,都贯穿东西,融合了中国的人文精神。代表作品有:《张旭与草书》《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等;

熊晓鸽,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IDG资本创始合伙人。1993年,协助IDG创始人兼董事长麦戈文先生在中国创立太平洋风险技术基金(现更名为IDG资本),如今在中国管理着25亿美元以上的创投资金,成为最早将西方技术风险投资实践引入中国的人。“赢在中国”栏目策划人和连续三年评委。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生、湖南大学外语系学士。


友情提示:如发现以上内容错误或不全,欢迎关注族有谱公众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弘扬姓氏文化,延续家族传承!——族有谱

浏览量:9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