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75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81位。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姬发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将其第四子应叔被封于应(今河南平顶山新华区滍阳镇),称应侯,伯爵,建立了应国。
在应侯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国名号为姓氏,称应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应氏正宗。
源流二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应乐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应乐史,亦称应人、应师,就是在王族宫廷乐队中执掌演奏应鼓,不包括编钟、编磬等成套大型组乐。隶属于春官府司管辖。在典籍《周礼·春官·小师》中记载:“击应鼓。鼙也。”在典籍《周礼·春官·笙师应乐》中也记载:“应长六尺五寸,象柷,有椎连底,左右相击,以应柷也。” 后泛称小型打击乐器的演奏乐师,这在典籍《乐书》中,对应乐史给予了更详细的解释:“犹鹰之应物,其获也小,故小鼓小舂谓之应,所以应大也。小鼙曰应鼓。 ”
在应乐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应师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应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应门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应门史,就是专门职掌君王出入之门的官吏。西周时期,君王出入之门为正门,君王是“应天之命”而为人君,因称天子,天子行走之门就是正门,因此称应门,负责守卫、管理应门的官员就是应门史,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在史书中记载:“天子之门曰应门。”在《诗·大雅》中有“乃立应门”之语。
在应门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应门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应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历史上,有西域人、蒙古族冠汉姓为应氏者。详实情况,仍需考证。
传说大禹治水事,曾受应龙的帮助,其后人为纪念,自称为应氏。
源流五
河北涿鹿县黄帝城遗址,传说黄帝令应龙擒杀蚩尤于此地。
得姓始祖
应姓始祖,为应候 字伯爵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1043年间,西周武王姬发封四子姬达(出自雍妃)为应候,尔后立国为应国(今河南省宝丰以东、鲁山东南及平顶山市区、叶县、郏县、襄城一带),并以鹰为族徽,子孙以国为姓。姬达更名为应叔,字儒林,号仁寿讳韩,即应氏太始祖。应叔等先祖们在应国历经350余年的治国安邦,创造了西周时期应国的辉煌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
迁徙分布
“应”姓原主要集中分布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及项城市北50里、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镇、永康市芝英镇及台州市仙居县下各镇贞东部及山东省蓬莱市鸭湾,其中历代又有流迁在外者,遍布国内各省。
1、辽宁普兰店:辽宁省普兰店市城子坦镇金山村应屯有应氏家族聚居。
2、吉林东丰:吉林省东丰县黄河镇丰源村、东丰镇有应氏家族散居。
3、河南郾城:河南省郾城县黑龙潭镇老应等村应氏家族聚居,古称颖川,距应国墓地甚近,应氏嫡传,有"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之传说 。
4、河南南阳:南阳市新野县上庄乡樊湾村有应氏家族聚居,族谱或已丢失。
郡望堂号
郡望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颍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一带地区。东魏时期迁治颍阴(后为长社,今河南许昌)。隋、唐两朝为许州颍川郡。
淮阳郡:西汉汉高祖刘邦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置淮阳国,为同姓九国之一,都城在陈州(今河南淮阳),汉惠帝后改为郡,其时仍为国,至汉成帝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淮阳市、鹿邑县、太康县、柘城县、扶沟县一带地区。东汉朝章和二年乙酉(公元88年)改为陈国。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及唐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曾多次改陈州为淮阳郡。
堂号
汝南堂:也叫汝南第,以望立堂。
颍川堂:以望立堂。
淮阳堂:汉初,应曜在淮阳山里隐居。汉高祖派大臣请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为官,应曜坚决不去。后来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请去露了一下面。当时的人说:“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择善堂:浙江省缙云县三溪乡西应村应氏祠堂,堂号为“择善堂”。语出“论语”。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燕翼堂: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应氏宗祠,堂号为“燕翼堂”。“燕翼”的意思,就是希望散居在各地的子孙们,都能像燕子回巢一样,回到祠堂,来看看祖先居住的地方。每年结合祭扫活动,都要举行对年满16岁青年进行"成人节"教育活动,向青年学生讲述前贤典型故事,介绍“燕翼堂”牌匾的来历,要求青年学生牢记祖训,不忘故里家乡。
报本堂:浙江省宁波市古慈城应氏宗祠,堂号为“报本堂”。
徵德堂: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应氏大祠堂,堂号为“徵德堂”,是祭祀芝英地区应氏祖先的场所。
姓氏名人
应曜:汉初,在淮阳山里隐居,不愿出来做官。汉高祖派大臣,请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为官,应曜坚决不去。时人说:"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应顺:东汉河南尹,字华仲,南顿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无私。侍后母孝。和帝时为河南尹,明达政事。生十子,咸以才学名。中子叠,江夏太守。叠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应叠:汝南南顿人,应顺中子。江夏太守。
应郴:汝南南顿人,应叠之子,武陵太守。
应奉:[约公元144年前后在世]字世叔,汝南顿人,应郴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汉顺帝末年前后在世。少聪明,读书五行俱下。记忆力特佳,自幼至长,凡所经历,无有忘怀。年二十时,尝诣袁贺,适贺将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之。后数十年,路逢车匠,知而招呼。梁冀举为茂才。永兴元年(公元153年)拜武陵太守,有威恩,为蛮夷所服。延熹七年(公元164年)从车骑将军冯绲征武陵蛮,以功荐为司隶校尉。党人事起,乃愤然以疾自退。后诸公多荐举,会病卒。奉追愍屈原,因以自伤,著《感骚》三十篇,凡数万言。又尝删《史记》、《汉书》及《汉记》三百六十余年事,自汉兴至其时,凡十七卷,名曰《汉事》。
应劭,东汉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任泰山太守时大破黄巾军三十万。著有《汉官仪》、《风俗通义》、《汉书集解音义》、《春秋断狱》等著作。
应珣:字季瑜,司空掾。应劭弟,珣生玚。
应玚:字德琏,三国,魏文学家,汝南人,应珣之子。曹操征之为丞相掾,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曹丕称其才学足以著书,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应德琏集》。
应璩(?~252)字休琏,三国时,魏文学家。汝南(今属河南)人,应玚之弟。生于汉献帝初平元年,卒於魏齐王芳嘉平四年,享年六十三。博学好作文,善于书记。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曹芳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当时大将军曹爽擅权,举措失当,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应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其诗、文共10余篇,与应玚作品合为《应德琏、应休琏集》,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应贞:公元?年至269年魏晋时期人。字吉甫,汝南人,应璩之子。生年不详,卒于晋武帝泰始五年,少年时因才能知名。曾任大将军参军。西晋时迁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与太尉共撰定新礼法。善谈论。正始中,夏侯玄名势甚盛。贞常在玄坐作五言诗,玄大嘉许。举高第,历显位。后为武帝参军。帝践阼,迁给事中,累官散骑常侍。又与太尉荀顗撰定新礼,未施行而卒。贞著有文集一卷,(《隋书经籍志》)传于世。
应詹[公元279年至331年]字思远,汝南南顿人。生于晋武帝咸宁五年,卒于成帝咸和六年,年五十三岁。幼孤,为祖母所养。十余岁,祖母又亡,居丧以孝闻。家富于财,乃请族人共居,情若至亲。以才艺文章知名当世。仕为太子舍人,累官光禄勋。王敦叛,明帝以詹为都督前锋军事。事平,以功封观阳县侯,都督江州诸军事,领江州刺史。卒,赠镇南大将军,谥曰烈。詹作有文集三卷,《隋书经籍志》注有镇南大将军应瞻集五卷,詹缮作瞻,当为作者误书;此从《唐书志》传于世。
应夷节:唐代人。游天台山,栖真道元院,相传尸解成仙。栖真,保其根本,养其元神。
应垕(986-1057)江西省宜黄县神岗人。宋代天文学家。自幼聪颖好学,勤于分析思考,精通经史,却淡泊功名。毕生精研天文历法,探索天象奥秘,推算宇宙星体运行变化规律。
著有《天象义府》9卷、《浑天左右全体星图》等书,书中图文并茂,内涵丰富,“于象数之外,得精义所在”。宋直学士黄干,在嘉定元年(1208)任临川县令时为之立石。宋、元之际的史学家马瑞林在《马氏通考》中,也指出“其书考究精详,议论新奇”
应舜臣:宋代婺州人。字仁伯,少卓荦不羁,及长,笃志向学,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进士。官至洪州知府。
应纯之:宋代,字纯甫。永康可投应人。嘉泰二年(1202年)进士,授洪州新建主簿。历知楚州,兼京东经略安抚使。见北军屡捷,谓中原可复,密闻于朝。丞相史弥远鉴于开禧之事,不欲大举,但敕立忠义军,令就节制。已而擢兵部侍郎。金人入侵,力战而死。
应子和:永康(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官至观察使掌中军都督府事。长于诗,尝有句云:"西岸夕阳红,烛炬短烧红,风过花落红",时人有三红秀才之称。事见清光绪《永康县志》卷八个《文苑》。
应材:宋代,(?—1180)字伯良。永康岩后人。北宋抗金名臣。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授衢州教授。后长兵部架阁文字,太子春坊,翰林大学士,总管东宫内外庶务。淳熙初,孝宗命其往荆襄参谋。战守部署得宜,边境平静安定。七年,病故军中,赠安国公。
应象翁:元代判官,字景则,黄岩人。生宋季,尝随车若水、黄超然游,时称圣泉先生。有《圣泉文集》等。
应本仁:元代学者,字本立。以世为宋臣,义不仕元。隐居城南,博学好施。尝规建义庄,又即其中为义塾。世称"应家馆"。
应良:字原忠,仙居人。正德六年进士。官编修。守仁在吏部,良学焉。亲老归养,讲学山中者将十年。嘉靖初,还任,伏阙争大礼,廷杖。张?总黜翰林为外官,良得山西副使,谢病归,卒。
应大猷(1487—1581)字邦升,号容斋。仙居人。明正德九年进士。曾任南刑部主事,参与平定宸濠之乱。后历广东参政、佥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官至刑部尚书。卒年九十五。曾巡抚云南、四川、山东,所至均有政绩。
应典:字天彝,号石门。永康芝英人。性沉笃,刻志学问。正德九年(1514)甲戌进士,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历任车驾司主事、承德郎、尚宝司丞。引疾归,与应良、黄绾切磋学问,又从王守仁受致良知之旨。建书院于寿山,集诸生讲学。姚江学派人物。再起车驾司主事,因母病辞不赴。应典为王琼所器重,委以总揽本部四司政务。居家养母,不希荣利。通籍三十年,在官止一考。
应奎(1466-1545)字方塘,又字天启,浙江永康芝英人。明弘治十三年(1500)举人,十四年进士。授南直隶和州学正。任内,办学制定条例,以身作则,学风改观,人才辈出八年后,提升湖广武昌教授。后起用江西广信教授。又曾主管广西,广东乡试,遵守考场规矩,中试之士甚多。大学士费宏,曾赠送“两广文衡”匾额褒扬。
应撝谦[公元1615年至1683年]字嗣寅,号潜斋,浙江仁和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年六十九岁。明诸生。生而有文在手,曰“八卦”,左耳重轮,右目重瞳年二十余,与虞分等为猡社。性至孝,授徒养母,三十未娶。归安沈士毅慕其义,妻以兄女,资使奉养。撝谦终不入私室,母丧服除,始成礼。康熙十七年,李天馥等以博学宏词荐,以老病不能行辞。撝谦性介特,读书务穷底蕴。著有潜斋文集十卷,教养全书四十一卷,性理大中二十八卷,古乐书二卷……等二十八种,(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应宝时(1821—1890)字敏斋。永康人。清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咸丰初,考授国子监学正。同治四年,任苏松太道。创建龙门书院,开办普育善堂。九年,任江苏按察使,兼署布政使。饬令各府州县立常平仓,并主持疏浚淞江水道。工诗文,有《射雕词》二卷。
应昌期:祖籍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台湾金融界、实业界著名人士,应氏围棋计点制创造人,“应氏杯围棋赛”被誉为“黑白世界的诺贝尔”。应先生爱国爱乡,热心报效桑梓,先后捐资创建慈城昌期幼儿园,重建慈城中城小学和慈湖中学;捐资扩建慈城保黎医院;捐资助建台北市宁波同乡会馆、市联谊中心。投资创办宁波现代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利华羊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促进家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尽心尽力
应祚智,字若愚,世界画坛巨匠、我国杰出书画大师、杰出篆刻家、金石书画鉴定专家,著名慈善家。1957年生于安徽合肥。现为广州劳动保障学(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特约书画家,中山大学艺术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广州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国学名誉会长,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宋庄国际书画院终身院长。应祚智在画猫、金石、书法及中国水墨画大写意方面独树一帜,罕有匹者,被誉为“世界猫王”、“东方猫王”,其书画作品被美、英、法、德、澳、日、韩、意大利等多国的艺术馆及有识之士收藏。作品《双猫清趣图》在美国当代中国名家书画展中展出;《猫趣图》等六幅书画作品被中央文史研究馆收藏;《回眸图》在香港举办的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上获得“世界艺术金奖”(最高艺术奖);《回眸清趣图》等几十幅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获得国内优秀作者联展金奖(世界杰出艺术家)。新华出版社连续分别出版《中国著名画家应祚智画集》、《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画选》、《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画集》等;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分别出版发行《中国邮政明信片——中国书画百杰-应祚智作品选》、《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作品选》明信片;中国邮政局出版《当代国画名家应祚智作品选》邮票一套;广州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书画集-国画卷》、《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书画集-书法卷》、《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书画集-评介卷》。2004年2月《中国书画大师应祚智书画集》(全集)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同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收藏。该书是广州地区2004年出版的2.78亿册图书中影响巨大,排列前5名的图书。(来源:广州地区文化·新闻出版事业概况)。如今,应祚智先后荣获了“中国书画杰出大师”、“人民功勋艺术家”、“最具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2010年6月,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三个单位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军人物”。从1985年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应祚智首次个人书画展取得巨大成功起,应祚智的个人书画展在国内外多次举办,均取得了巨大成功。特别是2010年1月,在中国第一侨乡广东省江门市举办的“全国首创著名书画大师东方猫王应祚智书画合金画巡回展览”,更是轰动国际,吸引了30万多人参观,被中国媒体和世界媒体大量报道。世界画坛巨匠应祚智在画猫、金石、书法及中国水墨画大写意方面独树一帜,罕有匹者,被誉为世界画坛巨匠,“世界猫王”、“东方猫王”,应祚智在山水画、工笔人物画、动物画等方面都独树一帜,尤以画猫传神,人称“世界猫王”、“东方猫王”。著名书法大师赵朴初在欣赏完他早年创作的《百猫铁骨英姿图》后,曾欣然作诗赞曰:君师散之翁,象外得其趣。应怜蝶恋花,好遣狸如去。 应祚智国画被澳大利亚注册为红酒商标。澳大利亚商标局批准了“猫王”(King Cat)红酒商标。该商标采用应祚智教授创作《回眸图》等多幅国画。世界画坛巨匠应祚智教授在从事艺术专业的同时,还热心于促进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和慈善事业的开拓和发扬,尽自己所长为百姓、国家继续作贡献。
应益都:(1903-1937),上栗县杨岐乡关上村人,父辈为清末秀才。第一批加入共产主义先锋队,中共共产党员,随毛泽东同志参加过秋收起义暴动,曾任游击队队长、新四军新编团团长。1937年从事秘密工作不幸被害身亡。现予以抚恤。
应崇福(1918-2011),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物理学家、超声学研究奠基人、声学领域著名教育家,中国声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创建者之一,1940年毕业于华中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1944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
应明典:男,河南省郾城县人,高级政工师资格,任漯河市第一印刷厂党总支书记。1958年在漯河技工学校任团支部书记,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在漯河市委组织部工作,1983年在漯河市第一印刷厂任党总支书记。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应锡璋:男,1946年8月出生,副研究员。兼一级教授。1986年至1993年,在上海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人工心脏研究室工作。1994年至1998年在测试中心工作。1999年至今,在数学教研室工作。自2000年3月起兼国际卫生医学研究院(加拿大)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应宗奎:男,1933年1月生。笔名:运生。四川省泸州市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青海教育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图书馆长、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中国写作学会二、三届理事、常务理事。青海写作学会会长、名誉会长。青海作家协会会员。现已退休。1987年参加《普通写作学》、《应用写作学》的编写工作。1989年参加《普通写作学教程》的编写工作,担任编委。1989年参加编写《中国写作学大辞典》。
应梦卿:奉化莼湖东谢村人,同盟会骨干,辛亥革命革命志士。留学日本时加入了同盟会,曾为沪军都督陈其美手下监印员,和蒋介石、陈立夫等都相识。1920年在临安创办安北造林场,次年在虹桥增设安北第二林场。1925年以前,在上海做交易所投机买卖,为沪海交易所4号经纪人1925年春季离沪投奔蒋介石。1926年冬,随白崇禧的东路军出发北伐。
应云卫(1904.9.17-1967.1.16),祖籍浙江慈溪,出生于上海。字雨辰,号扬震,我国早期著名电影导演和戏剧活动家。16岁因家贫辍学,进洋行当学徒,1921年冬参与组织上海戏剧协社,为负责人之一。1930年8月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在上海从事左翼戏剧电影运动,1933年导演话剧《怒吼吧!中国》。1934年辞去洋行职务,加入电通影业公司,导演影片《桃李劫》、《梅萝香》等影片。
应宁:男,著名相声演员、主持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北京曲艺家协会理事。相声代表作有《八大吉祥》、《语言的艺术》、《笑的探讨》、《换包装》、《群星灿烂》、《爱之劫》、《抖机灵》、《北京地名对》、《歪批清史》、《一肚子三国》、《如此广告》等。曾主持北京电视台《食全食美》、《我爱我车》、《精彩乐翻天》等栏目,主持、编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金牌栏目《空中笑林》;曾在中央电视台《第一线》、《周末喜相逢》、《笑星大联盟》、《挑战800》、北京电视台《星夜故事秀》、《法制进行时》、《警法目录》、《笑动2008》、《动感秀场》等节目中担任嘉宾主持。现主持北京电视台《快乐生活一点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AM747、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娱乐72变》等栏目。
应宇琦:男,生于地灵人杰的鄱阳芦田乡应家村。江西省乐平市第三中学的著名校友,国内著名评论家。为人低调且性格多元化,在校时深受各科老师喜爱,于同学间里也左右逢源。善作诗赋词,才高八斗。人素称之:“应叛逆”。
家谱文献
宋理宗赐封宁波蜜岩显爵应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始修于(公元1249年),民国三十六年(年1947年)精修铅印本六册。浙江省宁波市蜜岩村。
浙江显爵应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清)应荣富主修,应全堂编纂,始修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中和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慈溪市环城南路108号励双杰处。
浙江鄞县万龄应氏宗谱,始修于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清)王琳、应世美编纂,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忠义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永康可投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永康可投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永康可投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永康应氏先型录,著者待考,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永康芝英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永康芝英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嘉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永康芝英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永康芝英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永康芝英应氏义庄田册,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永康芝英应敬常田册,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永康黄川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永康屏岩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永康屏岩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永康屏岩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永康芝英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永康芝英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江山慈溪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浦江浦阳人峰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浦江浦阳人峰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鄞县甬东湖下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叙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鄞县甬东湖下应氏宗谱一百二十二卷,(民国)应全衡、应舜水编纂,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续应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叙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永锡”。
字辈排行
字辈常用于表示家族的辈分。各地应氏字辈差异很大,而且较难考证,据《姓氏略考》收集,有以下字辈:
四川成都郫县花园镇应氏字辈:“洪堂福寿喜,清杰传家帮”。
四川宜宾应氏字辈:“良朝尚思鸿,国绍辰文光,启再永兴隆,荣华富贵清”。
四川简阳应氏字辈:“汝荣熙培镇泰业烈堪铭清桢煇在鉴涵朴焕堂钧溥植照阶钜泽乐燿型钲浩模燮坦钰源本灿基鉎”。
四川遂宁应氏字辈:“国正天心顺家安世泽长光宗耀祖德必定显文章”。
安徽淮南应氏字辈:“金长同家治永久多刚强”。
安徽凤台应氏字辈:“文学立海克正国传天夏”。
安徽怀宁应氏字辈:“学宗孔乙大字继先知仁世泽承光永开强显圣明”。
安徽全椒应氏字辈:“元会绍周 弈业铭绩 育祚纯传 仪载永锡”
广东始兴应氏字辈:“修善良家丰咸世美”。
云南宣威应氏字辈:
原派:“文清仕选国大周天其廷发如贤希美卫德兆祯祥
续派:“祖慧旭焕昭世泽吉昌浩宗守宏怀安崇敬礼尚高智宇启培绍恒贵承传超维学谦永益兴邦立荣耀。
湖北黄陂应氏字辈:“万福崇文有必念永明时一尚升朝天宏开先世基克承继述志荣位再袭之乾坤诗书广道德振家声”。
湖北石首应氏字辈:“正大光明思书显荣传先启后福佑天成”。
浙江缙云应氏字辈:“胜琼聪明慈祥恺悌孝友睦姻任恤礼乐射御书数振兴中华”。
浙江义乌应氏字辈:“万尚元仁志孟坚正谦礼文端茂盛月泰道隆益熹惟愿好子孙光昱宗门第常存忠孝心时效圣贤事”。
浙江兰溪路塘应氏字辈:“文圣忠和荣华富贵福寿祯祥良贤礼智仁中禾正道学士明克承先业耀祖辉光万昌奕世永远流芳洪谟训活继述宪章”。
浙江宁海应氏字辈:“仲真孝教文原佳永良乾仁德正期明春继述昌隆端可必才华贵盛宜光新克复至道本自汝天章耀显振世伦”。
浙江永康应氏字辈:“沃乾百千万宗承孟和睦聚会钦崇敦信亮惠徽熙恭让廉敏玄献继章道孚彝鼎懋泰康颐淳贤振永清高通谐明良融顺聪哲英奇仁孝嘉□忠勇友爱平直方正才酋华美颂扬昌盛彬雅馨尝邃精炯省兰玉贡珍芝宝宠圣丰彩焕发益佑隆竞宣瑞赐祥繁祚衍庆蔚起书声景开文运”。
浙江鄞县应氏字辈:“尚志继宗嗣大德延来世性能仁道义家齐尔国治孝友本天成贤良维学致”。
浙江萧山应氏字辈:“□□助海浩深源权槐炜堂锜润柏美坚镇清松坦”。
浙江缙云冠阳应氏字辈:
原派:“禄康成百千万曾亨太安宁昌宏洪广进慈惠”;
续派:“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发强刚毅斋庄中正”;
新派:“桂子腾芳,兰孙竞秀,根深叶茂,文韬武略”。
辽宁瓦房店、普兰店,吉林东丰应氏字辈:
原派:“□□守天启选连时学希德长兴玉世文义万兆春”;
续派:官卓居京府,政明奉昊坤,金纯宜东岳,宗和秉佳昕”。
河南奉川应氏字辈:“云仍保遐裔昭弘祖成宪钦秉上养真硕德其源远嘉乐自天申为善由心劝山中景可怡水盛文思泮日月有光华星斗相连贯登高望益广庆祥求乃眷奕世永延长知得千与万念言君子人泰古静如见美哉金玉音时久必荣焕”。
重庆酉阳应氏字辈:“友朝知仕德文章洪轮坤国政启瑜炳卫光照祖先”。
山西山阴应氏字辈:“高升大文士廷世学春隆祥茂和启明肇秀福永显振”。
应氏一支字辈:“促文英燮材千曾端均齐良高恭敬浩久贵凤尧仁镐清枚煜坚惠澄振享培钰伦常克守德泽系长灵”。
江西省萍乡汝南应氏字辈:昌、明、益、盛、道、学、传、佳(现用,后面的有待补充。)
福建建宁县应氏字派是:昌。明。益。盛。道。学。传。家。先。绪。克。绍。兆。代。英。华。兴。茂。思。贤。福。泽。永。辉。
江西鄱阳应氏排行:“宁东怡悦性,恺征系伦俊,谱诏巨美尊,高士登台翰,忠臣赞治良,韶华超世彦,贵达仰隆光,文章伊古重,乾坤会浩扬,万国宗尧舜,群方贺禹汤,圣贤崇孔孟,德化乐周唐,韩耀家省复,献策上金銮,御玺宣魁伟,玉印选琅铘,豪杰新兴鼎,义礼定纲常,爵禄为卿相,才能朝帝乡
此排行表总共105个字,从31世祖宁一公始起,至今已经到29个字,表示已经繁衍至29代了。此排行表是宋朝嘉定年鄱阳应克中和鹰潭贵溪应梦武俱中进士,通信定稿的。距今有800年历史,两宗从此统一排行。”
山东青岛应氏字辈:敦宗睦孝义,诗书继世长,元兴本光大。
友情提示:如发现以上内容错误或不全,欢迎关注族有谱公众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弘扬姓氏文化,延续家族传承!——族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