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在《 百家姓》中排第5位,周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于 姬姓,台湾 土著族、 瑶族、 东乡族、 彝族、 布朗族、 白族、 蒙古族、 回族、 土家族、 保安族、 黎族、 壮族、 羌族、 朝鲜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
当代周姓的人口已达2400多万,为全国第九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02%。在全国的分布:湖南、四川、江苏、湖北四省,大约占周姓总人口的34%。湖南居住了周姓总人口的10%,为周姓第一大省。
姓氏源流
源于周昌
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时期。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源于姬姓
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 姬昌。黄帝的后代 后稷,姓姬,是周族的始祖。 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
源于少数民族
①南北朝时,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姓普,后改姓周。《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献帝时,把北魏国拓跋氏分为七份,以七兄弟统率之。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献文帝的次兄一人,还有次兄统率的那一部分国人。周氏,是北魏国兴旺的七族之一。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有隋朝名将周摇。周摇(约 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献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②唐朝上元年间,少数民族有“暨佐时”(音译)三字姓的,改为周氏。
③代北(今山西省东北部)的复姓“贺鲁”氏,改为周氏,贺鲁氏是由“夷”(少数民族)变为周姓。
源于其他姓氏
一是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改为周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与“基”声音相近,当时长安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
二是五代后梁,成油的子孙改姓周。成油(仙锐),是唐朝末年的荆南节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并未姓周,他是死后才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的。
三是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苏姓改姓周。唐朝末年,苏益人福建,定居同安,裔孙昌盛,成为南方大族之一。苏益的六代孙居住福建泉州卓源乡新康里,因遭粮累,财产没官,族人还受元朝官军围剿,各自逃难,其侄苏可安改姓周。自此以后,这支周氏族人繁衍,并迁移入台湾新竹县。
四是清朝初年,明朝长沙藩王吉王的子孙改姓周。明朝第一代吉王朱见浚,为明英宗第七子,成化十三年 (1477年)就藩长沙。第四代吉王称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袭封,死后无嗣,吉端二子又袭封。明朝亡后,袭封的吉王逃往广东,死于缅甸。吉端王的第三子朱翊铤(yan延),封长沙郡王。朱翊铤的庶子朱万世,在明亡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改姓周,其子孙一直姓周。 [6][7]
迁徙演化
周朝时期的迁徙
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广布于黄河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周姓由西向东迁徙繁衍,与周王朝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了大举的繁衍,一度成为巨族。
战国秦汉时期的迁徙
周姓主要繁衍播迁于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且以河南、陕西为两大中心。战国秦汉时期,秦灭六国时对各国贵族的迁徙,以及秦末战乱,为周姓的发展、扩散提供了条件。秦代的郡县制、汉代的郡国制,又使周姓有了形成郡望的机会。这一时期,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当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国周氏。两汉时期 ,河南、山东一带,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区。从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到隋朝大业五年(609年),600年间,河南人口约占全国人口五分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迁徙
魏晋南北朝之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两晋时期,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门三封,此后出现了周浚。周颤,周嵩。周馥等著名人物。
隋唐至宋时期的迁徙
隋唐前后,周姓又有大规模发展,唐末五代连续几十年的军阀混乱,特别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与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这几次大战逼使河南、 山东一带的中原周姓大量南迁,主要迁往福建、浙江、广东。唐宋战乱,中原周姓南迁闽浙粤。
当代分布
周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周姓人口 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四川中部和江苏东南部和上海,每平方公里的周姓人口达到10人以上,最高可达到14人以上;其次在四川大部、贵州北部、湖北、湖南北部、安徽、山东东南、江苏北部、浙江大部,每平方公里的周姓人口达到6—10人。密度最高的(6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12.7%,周姓人口大约915万;2—6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6.4%,周姓人口大约1336万;不足2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0.9%,周姓人口大约293万。
周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周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周姓在西南地区和 长江流域地区中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周姓在沿长江的西部和中部,即四川、贵州、湖南地区,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2.8%以上,有的达到4.2%以上;而在长江的下游地区周姓在人群中的频率一般在2.1%以上,江苏南部和上海地区达到2.8%以上。以上的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1.8%。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华北、陕甘宁、闽台、海南、两广等地区,周姓分布频率在0.7%—2.1%,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40.5%。其余地区周姓人口比较少,周姓分布频率不足0.7%,周姓分布的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7.7%。
得姓始祖
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但是具体一点说,周姓的主要起源是在春秋战国。周朝的王族并不姓周,而是姓姬。西周建立之后,周文王的四子周公姬旦的后人世袭周公爵位,到春秋时,周公黑肩因谋反被杀,周公世系爵位被废,黑肩的后人以周为姓。秦朝统一中国,灭亡周朝,周朝王室后人以周为姓。所以,周姓可以以周文王或者周公为得姓始祖。
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周姓大约有50多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排在第30位。周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周姓总人口的20%,占山东总人口的1.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西、湖南、浙江,这四省周姓大约占周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江苏、陕西、四川、河南,这四省的周姓又集中了22%。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周姓大约有210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3%,为明朝第9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周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600年中周姓人口总增加率为320%,净增加了150多万。江西的周姓为第一大省,约占周姓总人口的23.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20%)、 江苏(16.6%),这三省周姓大约占周姓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于 湖南、 湖北、 山东、 广东、 四川、 福建和 安徽,这七省的周姓又集中了30%
据当代周姓的人口已达2544万,为全国第九大姓,大约 占全国人口的2.02%。[11]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周姓人口由210万激增到近2500多万,增长了近12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周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在这1000年中周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ㄏ”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南、湖北、江苏四省,大约占周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广东和贵州,这七省的周姓又集中了33%。四川居住了周姓总人口的15.3%,为周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3.4%。全国形成了沿长江的高比率周姓区域。
郡望堂号
周姓的 郡望有19个之多,汝南、庐江、浔阳、临川、陈留、沛国、 泰山、河南、淮南、 永安、 河间、临汝、 华阴、河东、 清河、 江陵、长安、 昭州、武功。周姓的堂号也很多,除了与郡望同名外,还有爱莲、细柳、笃祜等堂号,普遍使用的堂号为细柳堂。
郡望
汝南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孙周跋扈邕。
沛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代汾阴侯周昌。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的周震。
临川郡:治所在今 江西南城。
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庐江西南。
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 泰安东南。周氏寻根淮南郡 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 寿县)。
永安郡:治所在 新城县(今河南光山西)。
河间郡:治所在 乐成县(今河北 献县东南)。
临汝郡:治所在梁县(今河南临汝)。
华阴郡: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
河东郡:治所在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清河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
江陵郡:治所在 江陵县(今属湖北)。
长安郡:治所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昭州郡:治所在今广西平乐西。
武功郡: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以东。
堂号
汝南郡: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设置。相当于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爱莲堂: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在《 爱莲说》一文中揭示: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香远溢清,亭亭净植;莲, 花之 君子者也。据此,周姓人起用堂号“爱莲堂”。
其他堂号
自立堂号:世德、亦政、诵芬、清白、继述、绍濂、世善、大本、承志、景濂、雍睦、惇叙、忠厚、敬爱、集贤、永思、承思、濂溪、敦稼、孝思、叙伦、笃祐、笃亲堂等。
家谱文献
族谱名称 | 主修人 | 编纂时间与方式 | 藏地 | |
---|---|---|---|---|
河北曲阳 | 银台周氏家乘不分卷 | (清)周斯亿辑 |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曲阳官廨刻本 一册 | 北京图书馆图 |
河北 | 故城周氏族谱不分卷 钞本 二册 | 河北故城县档 | ||
山西代县 | 周氏族谱六卷 | (民国)周玳 周士志等创修 | 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 一册 | 美国 |
上海 | 嘉定周氏族谱不分卷 | (清)周鼎调等修 | 清康熙七年(1668)写本 二册 | 美国 苏州大学 |
上海 | 周氏家世述不分卷 | (清)周琢新 周宗璜等修 |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修 爱莲书屋钞本 四册 | 美国 |
江苏 | 周氏世系传不分卷 | 民国间钞本 二册 | 日本 美国 | |
江苏丰县 | 周氏家谱十八卷 | (民国)周兰真纂 | 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 | 江苏丰县常店乡常娄村郭庄 |
江苏丰县 | 周氏族谱六卷 | (民国)周胍盛重修 | 民国二十年(1931)石印本 | 江苏丰县博 |
江苏泰县 | 海陵丁巷周氏支谱一卷 | (清)周彝重修 | 清同冶六年(1807)重修本 | 江苏泰县图书馆 |
江苏江都 | 周氏家谱六卷 | (清)周玉森 周文宽等纂修 | 清光绪十三年(1887)木活字本 | 江苏泰州市图书馆 |
江苏 | 江都周氏家谱六卷 | (民国)周玉秀 刘嵩泉纂修 |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六册 | 北图(二部) 河 江苏江都县塘头乡周楼村 |
江苏江都 | 维扬江都周氏族谱四卷 | (民国)周庆沛等主修 陈兴正编辑 | 民国三十八年(1949)活字本 四册 | 吉林大学 |
江苏镇江 | 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 | (清)周瀛等重修 | 清道光七年(1827)承敬堂活字本 十册 | 北京、上海图书馆 |
江苏镇江 | 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 | (清)周承景 周性生等重修 |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承敬堂活字本 十二册 | 北京图书馆 吉林大学 |
江苏镇江 | 润东洪溪周氏续修族谱六卷 | (清)周舜全主修 | 清同治十一年(1872)活字本 六册 | 历史所 |
江苏镇江 | 润东周氏十二次重修族谱二十四卷 | (清)周玉府等修 | 清光绪二十四年(1908)刊本 二十四册 | 美国 |
江苏镇江 | 润东周氏族谱三十二卷 | (清)周玉府 周志笃等重修 | 清光绪十四年(1908)纂 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 二十二册 | 哈尔滨师大 |
江苏丹阳 | 云阳周氏东分宗谱二十八卷首二卷末一卷 | (清)周友松修 | 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 二十册 | 中山大学 |
江苏常州 | 蒋湾桥周氏续修宗谱十卷 | (清)蒋龙顺纂修 | 清同治八年(1869)爱莲堂活字本 十册 | 吉林大学 |
江苏常州 | 蒋湾桥周氏续修宗谱十二卷 | (清)周济棠复修 | 清光绪十七年(1891)爱莲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 日本 美国 |
江苏常州 | 蒋湾桥周氏宗谱十四卷 | (民国)周履云 周国梁等九修 | 民国四年(1915)爱莲堂活字本 十四册 | 北图 人民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存五卷) 美国 |
参考资料:更多家谱来源于。 |
姓氏名人
周昌:(公元前?~前192年),沛县人(今江苏沛县)。著名西汉大臣、开国功臣。
周勃:(公元前?~前169年),祖先为卷人(今河南原阳),后徙居沛(今江苏沛县)。著名西汉将领、开国功臣。
周亚夫:(公元前?~前143年),周勃次子;沛县人(今江苏沛县)。著名西汉将领、军事家。
周荣:(生卒年待考),字平孙;庐江舒人。著名汉朝大臣。
周福:(生卒年待考),字仲进,著名汉恒帝之师。
周行逢:(公元?~962年):武陵人(今湖南常德)。五代十国的楚国武安军、武平军节度使。
周瑜:(公元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人(今安徽庐江),著名三国时期的吴国将领。
周顗:(公元269~322年),字伯仁;汝南安成人(今河南平兴)。著名东晋大臣。
周处:(公元236~297年),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今江苏宜兴)。著名吴、晋两朝将领。
周昉:(公元766~785年),字仲朗,画名景玄;长安人(今陕西西安)。著名唐朝画家。
周文矩:句容(今属江苏省)人,五代南唐时画家,擅长于人物画,尤以仕女为最,题材多取自宫廷生活。
周兴:(生卒年待考),著名武则天执政时期的酷吏。
周圣楷:(生卒年待考),字伯孔;湘潭人(今湖南湘潭)。著名明朝史学家。
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原名敦实,后为避宋英宗赵曙名讳,改名为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今河北道县)。著名宋朝理学家。
周邦彦:(公元1056~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北宋词人。
周德清:(公元1277~1365年),字日湛,号挺斋;高安暇堂人(今江西高安杨圩乡老屋周村)。著名元朝音韵学家。
周德威:(公元?~918年):字镇远,小字阳五;朔州马邑人(今山西朔县)。著名五代十国的后唐名将。
周去非:(公元1135~1189年),字直夫;浙江永嘉人(今浙江温州)。著名宋朝大臣、史学家。
周必大:(公元1126~1204年),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庐陵人(今江西吉安)。著名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周忱:(公元1381~1453年),字恂如;江西吉水人。著名明朝初期大臣,以善理财知名。
周密:(公元1232~1298年),字公瑾,号草窗,又号又号萧斋、四水潜夫、弁洋老人、华不注山人;祖籍济南(今山东济南),客居吴兴(今浙江湖州)。著名宋元间文学家。 所著《齐东野语》有涵芬楼铅印本,《癸辛杂识》有《学津讨原》本,《浩然斋雅谈》有《武英殿聚珍版书》本。词集《苹洲渔笛谱》,收入《强村丛书》,于传世各本中,堪称足本。别本有《草窗词》两卷,收词较滥。又编有南宋词选集《绝妙好词》,辑一百三十二家作品,有《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铅印本。
周济:(公元1781~1839年),字保绪,一字介存,晚号止庵;荆溪人(今江苏宜兴)。著名清朝诗词评论家。 周济有词集《味隽斋词》,初刻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存词一百一十余首。今人陈乃干编《清名家词》,曾全部辑录。
周达观:(公元1266年~1346年),字草庭,自号草庭逸民;浙江温州路永嘉人(今浙江温州)。著名元朝地理学家,
周顺昌:(公元1584~1626年),字景文;江苏吴县人。著名明朝东林党人。
周延儒:(公元1593~1643年),字玉绳,号挹斋;今宜城镇人。著名明朝重臣。
周嘉谟:(公元1546~1629年),字明卿;汉川人。著名明朝大臣。
周朝瑞:(公元~1625年),字思永;山东临清人。著名明朝东林党人。
周起元:(生卒年待考),字仲先;山东海澄人。著名明朝大臣。
周立春:(公元~1855年),江苏青浦人。著名反帝抗清小刀会首领。
周秀英:(公元?~1855年),女;江苏青浦人。著名反帝抗清小刀会首领。
周士涟(1756年-1834年),字补年,浙江嘉兴人,清代教育家,杭州宗文义塾和嘉兴新丰平林义塾创办者。
历代鼎甲状元
1 周渭 , 德宗建中元年(780) 军谋越众科武状元 官职不详。(与779年榜眼非同一人)
2 周虎(?~1229 ),宋宁宗庆元二年考中武状元,抗金名将。
3 周师锐(1182—1231)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登武举进士第一名,敕为状元。
4 周坦(1201-1263),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戊戌科状元。
5 周梦雷,宋淳化四年(1244)甲辰科武状元。
6 周震炎(1231-?),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己未科状元。
7 周旋(1395-1454),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丙辰科状元周旋第六代孙周应期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中进士二甲一名,授礼部郎中。
8 周乾,南京江宁上元县人, 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科武状元。
9 周嶅,遂昌县十三都村(今三仁畲族乡)周村人.丙辰(1556)科兵部会试武举第一,曾建状元坊于省城(杭州)北关门内大街。
10 周延儒(1593-1644)。,直隶宜兴(今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癸丑科状元。崇祯帝即位,召为礼部右侍郎。
11 周澍(1684 —1730),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雨甘,号西坪。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12 周世显,河北省故城县人,明朝末周太仆都尉之子,后考上状元,选为崇祯之女长平公主(朱媺娖)的驸马,任兵部大司马,领尚书衔。
文榜眼: 周渭(779) 周立舜(961) 周起(1000) 周执羔(1124) 周仁勇(1265) 周述(1404) 周洪谟(1445) 周学濬(1844)
文探花: 周佐麟(?) 周孟简(1404) 周沣(1751) 周开麒(1823)
近现代名人
周实:(公元1885~1911年),字实丹,原名桂生,字剑灵,号无尽、和劲、吴劲、山阳酒徒;江苏淮安人。著名辛亥革命烈士。
周自齐:(公元1871~1923年),山东单县人。著名清末民国初外交家、帝制祸首之一。
周学熙:(公元1866~1947年),字缉之,止庵,松云居士;安徽至德人。近代民族工业创始人之一。
周树人:浙江省绍兴人,笔名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著作有《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淮安,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丰功伟绩,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周炜良(1911年10月1日-1995年8月10日),数学家,20世纪代数几何领域的主要人物之一。上海人。1949年起执教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1955年起任霍普金斯大学数学系主任11年。
周佛海(1897年-1948年2月28日),湖南沅陵人,本名周福海,为中国近代重要的政治人物。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为建党的一大代表之一,后成为国民党高级官员,抗日时期是汪精卫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人之一,被视为汉奸
周南: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
周永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
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燕: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
周正毅:(1961年-),出生于上海杨浦区,前上海地产控股有限公司(HKEX #0067)主席,原农凯集团公司董事长,曾被国际知名杂志福布斯封为上海首富。2007年11月30日上午, 因周正毅因涉嫌行贿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周正毅有期徒刑16年。
周信芳:(公元1895~1975年),字士楚,艺名麒麟童;原藉浙江慈溪,生于江苏清江浦(今江苏淮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周培源:(公元1902~1993年),江苏宜兴人。著名理论物理学专家、流体力学专家、著名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周其凤:(公元1947~今),湖南浏阳人。著名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光召:(公元1929~今),湖南长沙人。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军事界
周 桓:(公元1909~1993年),辽宁东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周士第:(公元1900~1979年),又名周力行、周平;广东乐会人(今海南琼海)。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周纯全:(公元1905~1985年),字俊忠;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周 彪:(公元1910~1981年),原名周生珍;江西吉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周仁杰:(公元1912~2001年),原名周球保;湖南茶陵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将。
周玉成:(公元1904~1971年),湖南祁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周希汉:(公元1913~1988年),湖北麻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周赤萍:(公元1914~1990年),曾用名邹迪;江西宜春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周贯五:(公元1902~1987年),江西吉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周子玉:(公元1935~今),山东武城人(今河北故城)。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将。
周克玉:(公元1929~今),江苏阜宁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周 村:(公元1926~今),原名周祖华;河南信阳谭家河乡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周玉书:(公元1933~今),湖南攸县石羊塘乡金坑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周衣冰:(公元1922~今),原名周余彬;安徽巢县柘皋镇人(今安徽巢湖)。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周家鼎:(公元1922~今),直隶沧县人(今河北沧州)。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周保中:(公元1902~1964年),白族,原名奚李元,字绍黄;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湾桥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周志柔:(公元1889~1986年),原名周百福;浙江临海人。著名国民革命军一级空军上将。中国现代空军创始人之一.
周仲南: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1989年11月~1992年8月兼任台湾军管区司令,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
周仲财: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二级陆军上将。1989年12月晋升二级陆军上将军衔,任台湾省警备总司令兼台湾省军事管制区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周 碞:(公元1895~1953年),字奉璋,浙江嵊县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周 濂:(生卒年待考),奉天开原人。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原东北讲武堂教育长。1946年7月31日授予陆军上将军衔,晋升同时退为预备役。
友情提示:如发现以上内容错误或不全,欢迎关注族有谱公众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弘扬姓氏文化,延续家族传承!——族有谱